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焦点、限度与趋向

何柳仪 丁文

何柳仪, 丁文.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焦点、限度与趋向——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3, 17(2): 11−19 doi: 10.12371/j.ynau(s).202210037
引用本文: 何柳仪, 丁文.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焦点、限度与趋向——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3, 17(2): 11−19 doi: 10.12371/j.ynau(s).202210037
Liuyi HE, Wen DING. Focus, Limitation and Tre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outhwest Ethnic Areas: 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J].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3, 17(2): 11-19. doi: 10.12371/j.ynau(s).202210037
Citation: Liuyi HE, Wen DING. Focus, Limitation and Tre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outhwest Ethnic Areas: 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J].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3, 17(2): 11-19. doi: 10.12371/j.ynau(s).202210037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焦点、限度与趋向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doi: 10.12371/j.ynau(s).202210037
基金项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边疆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研究”(QN2019015);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项目“云南农村网格化治理中的‘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何柳仪(1997—),女,广西来宾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乡村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

  • 中图分类号: G 252.8

Focus, Limitation and Tre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outhwest Ethnic Areas: 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 摘要: 通过绘制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领域的知识图谱,探索西南民族地区有关乡村振兴研究的发展脉络,旨在阐明研究现状,挖掘研究焦点,并发现其焦点变迁,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CSSCI数据库中2018.1—2022.5有关“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领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涌现出了以朱德全、周思宇、刘孝贤、何莉琼等13位杰出学者代表,合作关系呈现出“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局面;关键词聚类确定了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民族村寨、乡村治理、乡村旅游五个焦点主题,成为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的焦点所在。通过对研究焦点及其演化脉络分析得出,未来应重视多领域、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能力,进一步提高作者与研究机构科学合作与交流的频率,注重对西南民族地区相关科研机构的扶持力度,关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问题,从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注重科学规划和财政政策支持等路径完善乡村数字化建设。
  • 图  1  核心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图  2  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图  3  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  4  关键词时区视图

    表  1  高产作者发文量

    序号作者研究领域发文量/篇
    1 朱德全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5
    2 周思宇 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5
    3 刘孝贤 经济体制改革、政党及群众组织、边疆民族地区 5
    4 何莉琼 农业经济、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西部民族地区 5
    5 高永久 民族学、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4
    6 余贵忠 行政法及地方法制、法理、法史 3
    7 邓 磊 马克思主义、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 3
    8 吴忠军 农业经济、资源科学、旅游 3
    9 杨浏熹 农业经济、中国共产党、文化 2
    10 熊 晴 职业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中等教育 2
    11 颜 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2
    12 杨 磊 农业经济、职业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2
    13 张春敏 农业经济、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企业经济 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机构发文信息

    序号机构频次中介中心性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60
    2南开大学民族事务研究中心50
    3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50
    4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50.01
    5西南大学教育学部50
    6成都体育学院组织部40
    7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40.01
    8四川省社会科学院30.01
    9贵州师范大学2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高频关键词排序

    序号关键词出现频次中介中心性
    1乡村振兴851.04
    2民族地区380.77
    3民族村寨60.10
    4职业教育50.08
    5少数民族40.01
    6发展路径30.01
    7文化振兴30.02
    8乡村治理30.04
    9脱贫攻坚30.02
    10路径30.02
    11精准脱贫20.02
    12农村20.04
    13旅游20.01
    14西南边疆20.03
    15黔东南20.03
    16民族文化20.04
    17兴边富民20.02
    18产业振兴20.06
    19产业融合20.01
    20社会工作20.02
    21城镇化20.02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关键词聚类

    聚类序号聚类大小轮廓值平均年份聚类名称
    0440.9912020乡村振兴
    1380.8452020产业融合
    2110.9512020民族村寨
    390.9692018乡村治理
    450.9772019乡村旅游
    下载: 导出CSV
  • [1] 叶兴庆.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 改革, 2018(1): 65.
    [2] 黄璐, 朱一鹤, 陈丽, 等. 科学基金资助F0701的科学计量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9, 37(6): 977. DO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9.06.003.
    [3]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7: 2−8.
    [4] 黄柳媚.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 度假旅游, 2019(4): 18.
    [5] 向琳, 郑长德. 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J]. 广西民族研究, 2021(1): 126. DOI: 10.3969/j.issn.1004-454X.2021.01.016.
    [6] 王超, 蒋芹琴, 李超. 系统工程思想视角下三产融合振兴民族村落的路径: 基于贵州批林村的经验探索[J]. 民族学刊, 2021, 12(6): 27. DOI: 10.3969/j.issn.1674-9391.2021.06.004.
    [7] 李明, 么加利, 张健, 等. 基于内源性机制的我国乡村发展新问题与新实践: 以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21, 42(6): 96. DO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21.06.013.
    [8] 刘有祥.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贵州实践[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 41(3): 106. DO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20.03.016.
    [9] 安治民, 任坤.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生路径[J]. 贵州民族研究, 2019, 40(12): 46. DO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9.12.008.
    [10] 方天建.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中越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研究: 基于滇桂交界地区的实证考察[J]. 民族学刊, 2018, 9(6): 34. DOI: 10.3969/j.issn.1674-9391.2018.06.005.
    [11] 孔瑞, 何丽芝.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现实与要求的对比研究[J]. 民族论坛, 2021(1): 79. DOI: 10.19683/j.cnki.mzlt.2021.01.010.
    [12]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2〕年1号)[R]. 2022.
    [13] 李玉清. 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 2019(7): 18. DOI: 10.3969/j.issn.1007-9378.2019.07.005.
    [14] 马晓河.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J]. 农村经营管理, 2016(3): 28. DOI: 10.3969/j.issn.1672-0830.2016.03.019.
    [15] 姜天龙, 舒坤良. 农村“三产融合”的模式、困境及对策[J]. 税务与经济, 2020(5): 57.
    [16] 姜长云. 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3): 5. DOI: 10.3969/j.issn.1674-9189.2015.03.001.
    [17] 刘俊, 胡显斌. 刍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基因与保护[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7(3): 132. DOI: 10.3969/j.issn.1008-9675.2017.03.023.
    [18] 唐明贵, 胡静, 肖璐, 等. 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 36(4): 177.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2.108.
    [19]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的通知[EB/OL]. (2021 − 08 − 27)[2022 − 02 − 26]. http://nrra.gov.cn/art/2021/8/27/art_50_191458.html.
    [20] 盘小梅, 汪鲸. 边界与纽带: 社区、家园遗产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以广东连南南岗千年瑶寨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 2017(2): 111. DOI: 10.3969/j.issn.1004-454X.2017.02.016.
    [21] 高纯. 开发广东省连南县油岭古排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构想[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5(4): 47. DOI: 10.13408/j.cnki.gjsxb.2014.04.015.
    [22] 李文勇, 戚兴宇. 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动态耗散性保护发展模式研究[J].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4, 17(1): 45. DOI: 10.13542/j.cnki.51-1747/tn.2014.01.015.
    [23] 中共中央国务院.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N]. 人民日报, 2021-03-05(14).
    [24] 梁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的路径探析: 以山西省Y市PH社区为例[J]. 新疆社会科学, 2018(6): 134. DOI: 10.3969/j.issn.1009-5330.2018.06.019.
    [25] 华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D].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26] 林文雄.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治”合一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民间法的视角[J]. 肇庆学院学报, 2019, 40(4): 52. DOI: 10.3969/j.issn.1009-8445.2019.04.012.
    [27] 王久齐, 肖杨飞英. 新时代“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的优化路径研究: 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 31(3): 29. DOI: 10.13934/j.cnki.cn51-1729/g4.2022.03.010.
    [28] 蔡克信, 杨红, 马作珍莫. 乡村旅游: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 2018(9): 22.
    [29] 陈慧. 新形势下积极推进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J]. 经济研究参考, 2016(65): 90. DO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6.65.022.
    [30] 何雄浪, 刘芝芝. 资源诅咒、后发优势与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探讨[J]. 民族学刊, 2018, 9(4): 21. DOI: 10.3969/j.issn.1674-9391.2018.04.003.
    [31] 王建芹. 西南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8, 34(6): 5. DOI: 10.19520/j.cnki.issn1674-3288.2018.06.001.
    [32] 李武江, 张连, 杨刚, 等.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康养旅游开发研究: 以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 31(10): 66. DOI: 10.3969/j.issn.1007-7103.2020.10.038.
    [33] 李明倩, 赵举兵, 丁艳辉.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贵州兴义万峰林景区为例[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10): 5.
    [34] 周效东.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培养高质量乡村旅游经营人才[J]. 中国农业会计, 2022(5): 88. DOI: 10.13575/j.cnki.319.2022.05.004.
    [35] 谢洪明, 杨浩. 大数据在商业中的研究态势与前沿热点: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分析[J]. 科技与经济, 2019, 32(5): 42. DOI: 10.14059/j.cnki.cn32-1276n.2019.05.009.
  • 加载中
图(4) /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51
  • HTML全文浏览量:  326
  • PDF下载量:  1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10-17
  • 录用日期:  2022-11-17
  • 修回日期:  2022-11-1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1-25
  • 刊出日期:  2023-04-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