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爱丽丝·门罗《忘情》的心理现实主义解读

赵萍 张敏 杨波

赵萍, 张敏, 杨波. 爱丽丝·门罗《忘情》的心理现实主义解读[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 9(4): 118-122. doi: 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4.023
引用本文: 赵萍, 张敏, 杨波. 爱丽丝·门罗《忘情》的心理现实主义解读[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 9(4): 118-122. doi: 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4.023
ZHAO Ping, ZHANG Min, YANG Bo. An Interpret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in Alice Monroe's “Carried Away”[J].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5, 9(4): 118-122. doi: 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4.023
Citation: ZHAO Ping, ZHANG Min, YANG Bo. An Interpret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in Alice Monroe's “Carried Away”[J].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5, 9(4): 118-122. doi: 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4.023

爱丽丝·门罗《忘情》的心理现实主义解读

doi: 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4.02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萍(1973—),女,云南普洱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翻译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 I1

An Interpret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in Alice Monroe's “Carried Away”

  • 摘要: 艾丽丝门罗是2013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当代文坛知名的女性作家。其作品以短篇故事见著,文字细腻优雅、简洁精致。《忘情》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中的第一篇小说。本文从心理现实主义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剖析,解读了小说中体现的隐匿叙事主体、心理现实化与现实心理化、象征与怪诞等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展现了门罗独特的写作魅力。
  • [1] 王湛.主妇门罗. 2013文学诺奖得主[N].钱江晚报, 2013-10-11.
    [2] 刘爽.解读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心理现实主义思想[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172-175.
    [3] 关晶,胡铁生. 欧茨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贡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7):180-184.
    [4] 温力亚. 亨利·詹姆斯: 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与意识流[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3-138.
    [5] 张笑筝. 论欧茨短篇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D]. 吉林:吉林大学,2013.
    [6] ALICE MUNRO. Open Secrets[M]. 邢楠,陈笑黎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7] 蒋慰慧. 欧美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及技巧[J]. 小说评论,1994(4):76-80.
    [8] ALICE MUNRO. CARRIED AWAY: A Personal Selection of Stories[M]. London: Everyman's Library, 200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632
  • HTML全文浏览量:  536
  • PDF下载量:  111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1-19
  • 修回日期:  2015-03-17
  • 刊出日期:  2015-07-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