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痘病毒在不同日龄山羊睾丸细胞中的生长特性研究
Prolif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oat Pox Virus in Goat Testicular Cells of Different Ages
-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TP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病羊表皮甚至黏膜出现典型的痘疹结节。该病严重影响动物采食和生长,造成生产力下降;羊毛和皮革质量下降;甚至继发感染,造成患病动物死亡。该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3],是养羊业重点防控的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国内以GTPV AV41株制作的疫苗广泛用于山羊注射免疫,为防控山羊痘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GTPV的分离和培养大多采用OFTu[4]、MDBK[5]、Vero[6]和Hela[7]等细胞,GTPV还能在绵羊睾丸细胞中增殖[8]。值得注意的是,山羊睾丸原代细胞常用于培养GTPV[9],原代培养细胞与体内原组织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相似性较大,其培养的病毒较敏感、病毒滴度较高[10]。因此,山羊睾丸原代细胞作为天然宿主细胞对GTPV的增殖培养具有先天的优势,研究原代细胞对病毒的增殖特性十分必要。本试验以山羊睾丸细胞为宿主细胞、GTPV AV41株为靶标病毒,开展病毒在不同日龄山羊原代睾丸细胞的传代培养特性、GTPV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以及在不同日龄细胞中的增殖效率比较等研究,以丰富山羊睾丸细胞培养GTPV的相关资料。研究结果将丰富山羊睾丸细胞对GTPV培养特性的相关材料,以筛选更适合GTPV弱毒株培养的细胞,为山羊痘病毒的增殖培养及新型弱毒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毒株
供试山羊分别为7日龄和60日龄健康雄性山羊各1头,未接种GTPV疫苗,来源于重庆市大足某羊场。GTPV AV41弱毒疫苗株由重庆市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存。
1.2 试剂及仪器
胰酶、磷酸缓冲液、胎牛血清和DMEM培养基均购自Gibco公司;青霉素和链霉素购自Hyclone公司;25 cm3 6孔板和Alexa Fluor 488 Goat Anti-mouse IgG购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SYBR Green I购自宝生生物公司;小鼠P32抗血清由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兽医兽药研究所保存。
1.3 细胞分离培养及最大传代次数比较
无菌采取供试山羊睾丸组织,按照标准规程去除脂肪和包膜,剪碎、洗涤、消化和分散细胞,制成原代山羊睾丸细胞[11]。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作为生长液,分别将处理好的细胞分装到细胞培养瓶中,37 ℃培养,连续观察其生长情况,待长满单层后,分别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消化和传代。
1.4 不同日龄山羊原代睾丸细胞的生长效率
待山羊原代睾丸细胞传至第2代时,通过长时间动态细胞成像及数据分析系统,每隔6 h在固定点采集1次细胞图像,通过软件分析得出每个时间点细胞的生长融合度。
1.5 观察GTPV引起的细胞病变
选择生长良好的山羊睾丸单层细胞,分别按照细胞培养液的10%接种GTPV,感染2 h后弃病毒液,用PBS洗2遍,加入细胞维持液,37 ℃培养,同时设置阴性对照;通过长时间动态细胞成像及数据分析系统每隔6 h在固定位置采集1次细胞图片,连续观察细胞病变情况。
1.6 间接免疫荧光比较GTPV增殖效率
将7日龄和60日龄山羊原代细胞分别铺板6孔板且内置爬片,按1.5节方法取山羊痘病毒感染细胞,并于感染3 d后弃去细胞上清,用PBS液清洗3次;向每孔加入预冷的4%多聚甲醛组织固定液,4 ℃固定15 min,弃去固定液,用PBS液清洗3次;再加入5%脱脂奶粉500 μL,室温封闭1 h,用PBS清洗3次。加入按照1∶200 倍稀释的小鼠P32抗血清,37 ℃孵育1 h,弃抗体,用PBST洗3次,每次5 min;避光加入1 000倍稀释的Alexa Fluor 488 Goat Anti-mouse IgG 1 mL,37 ℃避光孵育45 min,弃去孔内液体,用PBST洗涤3次,每次5 min,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2]。同时设置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和PBS组作为对照。
1.7 荧光定量PCR研究山羊痘病毒的增殖效率
选择生长良好的7日龄和60日龄山羊原代睾丸单层细胞,分别按照细胞培养液的10%接种GTPV,感染 2 h后弃去病毒液,用PBS洗2遍;加入细胞维持液,37 ℃培养,在细胞接毒48 、72 和96 h时收获病毒液。同时设置阴性对照。每个病毒样本取病毒液200 µL用于提取病毒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扩增山羊痘病毒P32基因,上游引物为:TGTTATTATGTTTGATCCCGTTC;下游引物为:GTAAAATCATATAAGGTGCGACAA[13]。设置10 µL的初始反应体系,包括上、下游引物各0.2 µL,SYBR Green I 5 µL,模板1 µL,nuclease-free H2O 3.6 µL。反应程序为:95 ℃预变性15 min,94 ℃变性30 s,55 ℃退火60 s,72 ℃延伸60 s,30个循环,72 ℃延伸10 min。每个样品设置3个重复,计算平均Ct值并根据课题组前期建立的标准曲线方程(y=−4.083x+43.147)计算病毒拷贝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胞培养特性
由图1可知:2个日龄的细胞在培养24、72和120 h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均呈不规则的多边形。通常情况下,2个日龄的细胞在2~3 d后长至致密单层细胞,细胞边界清晰;继续培养至120 h,细胞出现老化脱落的现象。为了解2种原代细胞的最大传代次数,将2个日龄的细胞分别连续传代,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分裂能力下降,生长速度减缓;传至6~7代后,2个日龄的山羊睾丸细胞已无法长满至单层。
2.2 不同日龄的山羊原代睾丸细胞生长曲线
由图2可知:7日龄山羊原代睾丸细胞的生长速率稍高于60日龄的原代睾丸细胞,两者的细胞融合度均在约42 h 达到最大,分别为94.2%和89.0%;42 h 后,由于细胞老化造成细胞脱落,导致细胞融合度减小。
2.3 GTPV疫苗株接种后的细胞形态
GTPV疫苗株在7日龄和60日龄的原代山羊睾丸细胞均能产生细胞病变,但是发生病变的时间以及病变特征存在差异。由图3可知:7日龄细胞在接种GTPV 84 h后,细胞病变率达到90%以上,细胞形态呈现不规则的形状,细胞间质变大,脱落,出现明显的交织拉网现象;接种90 h后细胞间质进一步变大,脱落。由图4可知:60日龄的细胞在接种GTPV 84 h后也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变圆,细胞间出现明显的聚团,但与7日龄细胞相比,细胞间交织拉网现象明显减少;到90 h时,细胞出现交织拉网和脱落的现象。可见,60日龄细胞相较于7日龄细胞出现细胞圆缩、交织拉网和脱落现象的时间均较晚。
2.4 山羊痘病毒的增殖效率
由图5可知:60日龄细胞的荧光信号多于7日龄细胞,初步判定山羊痘病毒的增殖效率在60日龄的原代山羊睾丸细胞中较高。由图6可知:7日龄羊睾丸细胞感染GTPV疫苗株48、72和96 h后,3个重复的平均Ct值为29.0、28.2和27.1,病毒拷贝数分别为2 884、5 128和8 912 copies/µL;60日龄羊睾丸细胞感染GTPV疫苗株48、72和96 h后,3个重复的平均Ct值为30.2、28.9和26.7,病毒拷贝数分别为1 622、3 090和10 715 copies/µL。
3. 讨论
本研究分析了GTPV感染7日龄和60日龄山羊原代睾丸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以及增殖特性,结果表明:7日龄和60日龄山羊睾丸细胞的形态均呈不规则多边形,与杨璐等[14]分离到的2日龄原代山羊睾丸细胞形态相似;但不同日龄细胞的生长速率和最大传代次数等无明显差异,与唐娜等[8]对绵羊原代睾丸细胞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为选择60日龄山羊睾丸制备原代细胞提供了数据支撑。在接种GTPV后,细胞都在90 h内产生了细胞病变,最后脱落,与李有文等[15]在绵羊睾丸细胞中接种GTPV后产生细胞病变现象的时间相似;60日龄山羊睾丸细胞接种GTPV后产生的细胞病变过程与周建胜等[16]对3月龄绵羊原代睾丸细胞接种GTPV后产生的细胞病变特征非常相似,同样经历了细胞圆缩、脱落形成空斑和细胞堆积呈葡萄串状的过程。此外,本研究不同日龄细胞产生细胞病变的特征有所差别,7日龄细胞主要产生明显的交织拉网现象,60日龄细胞主要产生细胞聚团,这可能是由于7日龄细胞比60日龄细胞对GTPV更敏感,在感染病毒后细胞迅速发生病变,细胞紧密连接变弱,产生交织拉网现象。
从间接免疫荧光的结果初步判断:GTPV在60日龄细胞中的增殖效率比在7日龄细胞中高。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拷贝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是60日龄细胞在96 h的增殖效率高于7日龄细胞,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结果一致。结合2个日龄细胞感染病毒后的培养特性来看,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7日龄细胞比60日龄细胞对GTPV更敏感,病毒增殖引起7日龄细胞发生严重病变,导致细胞更容易脱落。从藏绵羊羔羊细胞增龄性变化特征来看,3月龄前,绵羊羔羊细胞处于胚胎型向成熟型过渡的时期,随着日龄增加,细胞的局部分泌性颗粒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持[17]。由此推测,7日龄细胞自身成熟度不及60日龄细胞,最终导致病毒的增殖效率低于60日龄细胞,即GTPV更适合采用60日龄山羊睾丸细胞进行增殖。该结果表明:相对于7日龄山羊睾丸原代细胞,选择更成熟的60日龄山羊睾丸原代细胞有利于GTPV增殖。然而,除7日龄和60日龄细胞外,是否还存在最适于GTPV增殖培养的其他年龄段的山羊睾丸原代细胞,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4. 结论
7日龄和60日龄山羊睾丸细胞均能在感染GTPV后发生细胞病变,但60日龄细胞的增殖效率高于7日龄细胞。本研究结果对山羊痘病毒弱毒疫苗株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
[1] ADEDEJI A J, DASHE Y, AKANBI O B, et al. Co-infection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and goatpox in a mixed flock of sheep and goats in Kanam, North Central Nigeria[J].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Science, 2019, 5(3): 412. DOI: 10.1002/vms3.170.
[2] YAN X M, CHU Y F, WU G H, et al. An outbreak of sheep pox associated with goat poxvirus in Gansu Province of China[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2012, 156(3/4): 425. DOI: 10.1016/j.vetmic.2011.11.015.
[3] PHAM T H, LILA M A M, RAHAMAN N Y A, et al. Epidemiology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goat pox outbreak in North Vietnam[J]. BMC Veterinary Research, 2020, 16(1): 128. DOI: 10.1186/s12917-020-02345-z.
[4] 田静, 关继羽, 周艳龙, 等. 绵羊痘病毒吉林株的分离鉴定及其RPO30、P32和K1基因的克隆与进化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8, 38(10): 1852. DOI: 10.16303/j.cnki.1005-4545.2018.10.04. [5] 朱相儒. 羊口疮病毒和山羊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羊口疮病毒B2L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6. [6] ROY P, JAISREE S, BALAKRISHNAN S,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goat pox viruses[J]. 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 2018, 65(1): 32. DOI: 10.1111/tbed.12763.
[7] 安维雪. 羊痘病毒内蒙古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8] 唐娜, 孙翠平, 王文秀, 等. 山羊痘病毒AV41株在3种原代细胞上的培养特性比较[J]. 动物医学进展, 2012(11): 41. DOI: 10.16437/j.cnki.1007-5038.2012.11.006. [9] 米丽开姆·托合提尼亚孜. 山羊痘病毒KLP2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的纯化及ANK基因缺失病毒的构建[D]. 阿拉尔市: 塔里木大学, 2019. [10] 李顺琴, 杨君敬, 何诚, 等. 口蹄疫病毒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 2018, 39(1): 90. DOI: 10.16437/j.cnki.1007-5038.2018.01.015. [11] 杜国玉, 吴锦艳, 尚振华, 等. 绵羊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山羊痘病毒疫苗株培养中的应用[J]. 中国兽医科学, 2020, 50(3): 360. DOI: 10.16656/j.issn.1673-4696.2020.0038. [12] 易成功. 山羊痘病毒Vero细胞适应毒的培育和基于P3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7. [13] BHANUPRAKASH V, HOSAMANI M, BALAMURUGAN V, et al. In vitro antiviral activity of plant extracts on goatpox virus replication[J]. In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08, 46(2): 120.
[14] 杨璐, 黄忍, 张焕容, 等. 新生山羊睾丸支持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3): 1. DOI: 10.13881/j.cnki.hljxmsy.2020.05.0151. [15] 李有文, 魏风, 郭志儒, 等. 山羊痘病毒培养及其细胞病变观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3): 1102.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03.133. [16] 周建胜, 马慧玲, 郭庆山. 绵羊睾丸原代细胞培养及接种羊痘弱毒后的病变观察[J]. 中国兽医科技, 2004, 34(9): 73. DOI: 10.16656/j.issn.1673-4696.2004.09.016. [17] 鲁玉荣, 袁莉刚, 王勋, 等. 藏绵羊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增龄性变化特征[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 50(6): 12. DOI: 10.13432/j.cnki.jgsau.2015.06.003. -
期刊类型引用(1)
1. 牟豪,周建方,余远迪,朱买勋,许国洋,闫志强,伍涛. 女黄扶正提取液体外抗羊痘病毒活性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5(01): 19-2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