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开发潜力研究
Study on the L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Xiangxi
-
马铃薯是茄科作物,又名山药蛋、洋芋、土豆等,其块茎可食用[1]。马铃薯喜温凉,适宜生长温度为13~21 ℃,对土壤要求不高,pH一般偏弱碱性为宜,在生长过程中主要需要氮、磷、钾等养分,其中对钾肥响应最为敏感[1-2]。马铃薯是云南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产值可达到几百亿元[2-3]。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技术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寻甸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已成为云南省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域[1-2],开展马铃薯种植施肥研究、为马铃薯提供合理的施肥建议,对解决该地区盲目施肥造成的土地污染、农资成本增加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氮、磷、钾是马铃薯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氮肥可加快马铃薯叶面积增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马铃薯产量,氮肥缺乏会造成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严重影响其产量[4-6];磷肥可促进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和耐贮性,适量增加磷肥的用量有利于其根系生长,提高马铃薯对寒潮、霜冻和干旱的抵抗能力[6-7];钾肥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适量增加钾肥可促进马铃薯蛋白质、淀粉和糖类等物质的合成,增强抗倒性和抗寒性[7]。目前,马铃薯施肥推荐区划研究以传统方法(调查、考察和经验方法)为主,如高兴锦等[4]利用4个氮肥施肥水平进行马铃薯推荐施肥方法氮肥梯度试验,研究不同水平施用氮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柏琼芝等[5]利用冬马铃薯土壤养分校正系数研究推荐施肥量。针对寻甸县土壤养分异质性较高、地形地貌复杂的实际问题,传统方法无法科学有效地反应土壤养分(氮、磷、钾等)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2]。为此,本研究以云南省寻甸县为研究区,以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为主要养分因子,利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方法,对采样点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结合马铃薯土壤等级,形成3种土壤养分肥力等级空间分布图,针对具体村镇提出合理施肥建议,对促进该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寻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总面积约为36万 km2,地形复杂,海拔1 480~3 294 m,有高山、丘陵等多种地貌类型[2],年降雨量1 045 mm,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云南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但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存在乱施肥现象,造成土地污染、农资成本增加等问题[2]。
1.2 数据来源
土壤养分空间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测土施肥工程项目。在寻甸县全县以5~10 km2作为1个采样单元采样[8],利用GPS定位技术记录采样点坐标,共采集1 148个剖面为0~30 cm耕层土壤样本数据(图1)。土壤样本风干过筛后去掉表层覆盖物质,均匀取土。对土壤样本的养分进行测定,使用抗比色法测定有效磷,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半微量开式法测定碱解氮含量,并基于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的指标对马铃薯施肥区划进行分析[8]。
1.3 研究方法
1.3.1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本研究利用ArcMap10.2软件空间分析模块对土壤养分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获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结果。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法以简便高效的优势,成为农业区划特别是土壤养分空间分析中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思想是将网格上某一插值点的数值认作是分布在其周围的各离散点(也就是观测点)数值影响的结果,插值点和自身周围离散点两者之间的间距标记为权重,以插值点与采样点间距离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距离插值点越近的采样点得到的权重越大[9-11]。IDW通过对周围各个离散点的数值进行平均运算得到插值点数值。但这一方法要求离散点分布应尽可能平均,遍布整个研究区域,而且要有一定的密集度,同时反距离权重插值要求至少要有3个采样点才可以进行插值生成插值面[10-12]。公式如下:
$ z = \left[ {\sum\limits_{i = 1}^n {\frac{{\mathop z\nolimits_i }}{{\mathop d\nolimits_i^2 }}} } \right]\Bigg/\left[ {\sum\limits_{i = 1}^n {\frac{1}{{\mathop d\nolimits_i^2 }}} } \right],\;{{i = 1,2,3}}\cdots{{n}} $
This page contains the following errors:
error on line 1 at column 1: Start tag expected, '<' not foundBelow is a rendering of the page up to the first error.
1.3.2 养分等级划分方法
参考文献[13-15]的方法,将研究区土壤养分划分为丰富、中等和缺乏3个等级(表1)。
表 1 寻甸县土壤养分划分标准Table 1. Soil nutrient status in Xundian Countyw/(mg·kg−1) 土壤肥力等级水平
grade of soil fertility碱解氮
alkali-hydrolyzed nitrogen速效钾
available potassium有效磷
available phosphorus丰富rich >150 >200 >40 中等medium 90~150 100~200 10~40 缺乏lack <90 <100 <10 1.3.3 寻甸县马铃薯施肥推荐方法
结合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的等级划分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得到的3种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利用ArcMap10.2软件空间计算功能得到肥力空间等级分布图,根据不同等级养分含量提供合理施肥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分布
由图2可知:寻甸县土壤碱解氮为20.532~449.003 mg/kg,空间变异性较高,其中,功山镇、仁德镇和六哨乡等部分地区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为4.411~136.325 mg/kg,空间变异性中等,六哨乡和功山镇部分地区含量较高;速效钾为21.655~863.426 mg/kg,空间变异性较高,其中,河口镇和功山镇等部分地区相对含量较高。
2.2 土壤养分肥力等级划分
由图3可知:寻甸县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土壤速效钾较为丰富,主要包括河口镇、功山镇和柯渡镇等;大部分地区属于速效钾肥力等级中等地区,包括联合乡、六哨乡和金所乡等;仁德镇和倘甸镇等乡镇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碱解氮在寻甸县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丰富等级;中等区域主要集中在寻甸县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包括甸沙乡和七里镇等;碱解氮含量较低的区域较少。有效磷的丰富区域主要集中在寻甸县偏西部和北部,包括六哨乡和鸡街镇等乡镇;其余如金所乡和河口镇等乡镇土壤中的有效磷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磷缺乏地区很少。
2.3 寻甸县马铃薯施肥推荐
(1)由于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对钾肥需求量较高,寻甸县约有62%地区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100~200 mg/kg),因此,在速效钾含量偏少地区应重点加大钾肥投入,如仁德镇和倘甸镇等乡镇中的法安村、合理村和治租村等;在速效钾含量丰富的区域可酌情不用或较少施用钾肥,减少钾肥浪费和污染,如河口镇、功山镇和柯渡镇等乡镇中的白龙村、八岔哨村、云龙村和尹武村等;而在六哨乡和鸡街镇等乡镇中的龙泉村、古城村、北屏村、新田村、发来古村和集成村等区域正常投入钾肥施用即可。
(2)碱解氮在寻甸县约有78%的面积处于比较丰富状态,如古城村、长菁村、五星村、横河村、富鲁村、松林村、三堡村和金所村等大部分村庄,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可少量施用氮肥;约有21%的面积处于中等级别,对于中等级别的甸沙乡和七里镇等乡镇中的村子海尾村、红星村、兴隆村和易隆村等可酌情施用部分氮肥。
(3)有效磷丰富等级面积约占33%,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可不施用磷肥,或减少用量,如六哨乡和鸡街镇等乡镇中的北屏村、影己村和板桥村等;有效磷约有66%的面积处于中等水平,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可施用一定量的磷肥,如金所乡和河口镇等乡镇中的白石岩村、红果村和鲁六村等。
3. 讨论
本研究针对寻甸县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需求,经过养分等级划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得到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空间分布图,利用空间计算得到肥力等级分布图,结果显示: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面积约占62%;碱解氮比较丰富的面积约占78%,中等级别约占21%;有效磷丰富等级面积约占33%,中等水平面积约占66%。研究对马铃薯生长所需的3种主要肥力进行推荐施肥,以期充分利用寻甸县土壤养分资源,为马铃薯种植合理施肥、减少污染、降低浪费提供依据,并将本研究进行推广应用至云南省其他马铃薯种植市县乃至全国马铃薯种植市县,进行马铃薯科学化、标准化施肥推荐。
寻甸县是云南省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区域,但针对该区域的马铃薯推荐施肥研究较少。柏琼芝等[5]通过研究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得到二者呈极显著回归,根据不同土壤养分状况利用平衡法进行推荐施肥,但缺少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研究。本研究在土壤养分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基于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提供施肥措施建议。本次研究选取数据量大,采样点均匀覆盖全寻甸县,研究成果能够反应马铃薯种植区土壤的需肥情况。本研究选取马铃薯需肥最大时期研究,并未考虑苗期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下一步研究计划针对马铃薯全生长周期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土壤采样及养分指标测定分析,确定不同生长期土壤需肥量,可以更好、更准确以及更定量化地对寻甸县马铃薯施肥推荐研究提供更好的建议。
-
表 1 湘西州土地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Xiangxi
准则层 criterion layer 指标层 index layer 趋向 trend 代码 code 地形地貌指标
topography and landform indicators高程 elevation 逆 inverse X1 坡向 aspect 逆 inverse X2 坡度 slope 逆 inverse X3 土壤指标
soil indicators土壤类型 soil type 正 positive X4 区域开发条件指标
region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 indicators离道路距离 distance from the road 逆 inverse X7 水源半径 water source radius 逆 inverse X8 土地利用类型land use type 正 positive X9 表 2 土地开发潜力等级评价标准
Table 2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levels of l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项目
project高潜力级
high potential中潜力级
medium potential低潜力级
low potential极低潜力级
very low potential高程(h)/m elevation <200 200 m $\leqslant$ h<500 m500 m $\leqslant$ h<1 000 m$\geqslant$ 1 000坡向 aspect 南坡 southern slope 东南坡、西坡、西南坡 southeast slope, west slope, southwest slope 东北坡、西北坡、东坡 northeast slope, northwest slope, east slope 北坡 north slope 坡度(θ)/(°) slope <8 8 $\leqslant$ θ<2525 $\leqslant$ θ<35$\geqslant$ 35土壤类型 soil type 红壤、水稻土、紫色土 red soil, paddy soil, purple soil 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棕壤 yellow soil, yellow brown soil, lime soil, brown oil 沼泽土 swamp soil 粗骨土、石质土 coarse soil, stone soil 离道路距离(d)/km distance from the road <1.5 1.5 $\leqslant$ d<55 $\leqslant$ d<9$\geqslant$ 9水源半径(r)/m water source radius <1 000 1 000 $\leqslant$ r<2 0002 000 $\leqslant$ r<3 000$\geqslant$ 3 000土地利用类型 land use type 高覆盖度草地、疏林地、裸土地 high coverage grassland, woodland, bare land 低覆盖度草地、灌木林 low coverage grassland, shrubbery 滩地、沼泽地 beachland, wetlands 裸岩石质地 bare rock texture 表 3 湘西州土地资源分布面积表
Table 3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land resources in Xiangxi
资源分类
resource classification保靖
Baojing凤凰
Fenghuang古丈
Guzhang花垣
Huayuan吉首
Jishou龙山
Longshan泸溪
Luxi永顺
Yongshun总计
total耕地
arable land358.14 430.17 168.62 275.62 156.22 602.97 228.36 782.64 3 002.74 有林地
woodland447.76 503.67 406.98 234.98 376.36 774.98 576.10 827.26 4 148.09 灌木林
shrubbery127.77 231.59 136.75 42.97 52.55 374.24 129.55 367.04 1 462.46 疏林地
sparse woodland566.50 404.62 393.01 402.56 310.35 1 014.20 515.93 961.60 4 568.78 高覆盖度草地
high coverage grassland155.07 37.10 145.35 106.04 72.19 268.63 45.13 401.15 1 230.66 低覆盖度草地
low coverage grassland9.11 42.34 5.75 4.28 52.86 114.34 河渠
river channel17.03 1.30 9.14 1.22 7.17 17.96 27.65 81.47 水库坑塘
reservoir pond2.60 4.99 0.58 5.63 4.40 2.49 5.75 5.79 32.23 滩地
beachland10.52 1.50 0.94 0.13 0.12 0.36 1.71 2.83 18.11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11.86 35.26 5.73 17.45 71.35 16.17 16.67 19.84 194.33 沼泽地
wetlands0.58 0.58 裸岩石质地
bare rock land0.14 2.05 1.34 3.53 裸土地
bare land53.69 57.76 29.02 15.28 17.88 56.26 27.97 361.74 619.60 总计
total1 760.05 1 750.30 1 296.26 1 109.05 1 062.64 3 121.75 1 565.13 3 811.74 15 476.92 表 4 可开发土地面积
Table 4 The area of developable land
土地类型
land type面积/km2
area占比/%
percentage疏林地
sparse woodland4 568.78 57.01 灌木林
shrubbery1 462.46 18.25 高覆盖度草地
high coverage grassland1 230.66 15.36 低覆盖度草地
low coverage grassland114.34 1.43 滩地
beachland18.11 0.23 沼泽地
wetlands0.58 0.01 裸土地
bare land619.6 7.73 总计
total8 014.53 100 表 5 潜力分级土地面积统计
Table 5 The statistics of land area for potential grading
地区
area高潜力级
high potential level中潜力级
medium potential level低潜力级
low potential level极低潜力级
extremely low potential level总计
total保靖 Baojing 32.36 79.42 99.46 2.80 214.05 凤凰 Fenghuang 26.76 63.14 86.09 3.08 179.08 古丈 Guzhang 23.65 56.41 92.07 4.40 176.54 花垣 Huayuan 7.04 9.73 61.19 1.04 79.00 吉首 Jishou 35.90 35.07 23.16 1.16 95.30 龙山 Longshan 33.68 78.04 276.17 16.05 403.95 泸溪 Luxi 65.51 133.53 24.52 0.24 223.81 永顺 Yongshun 90.54 169.53 299.46 14.83 574.37 总计 total 315.44 624.89 962.14 43.62 1 946.09 比例/% proportion 16.21 32.11 49.44 2.24 100 -
[1] ZHANG Y Z, CHANG L P, ZHANG B, et al. Land resources survey by remote sensing and analysis of land carrying capacity for population in Tumen river region[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996, 6(4): 342. DOI: 10.1007/s11769-996-0055-9.
[2] KLINGEBIEL A A, MONTGOMERY P H. Land capability classification[M]//USDA,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Agriculture Handbook. Washington, D.C: 1961.
[3] QIU B W, CHI T H, WANG Q M. Fruit tree suit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GIS and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6): 96. DOI: 10.3321/j.issn:1002-6819.2005.06.022 [4] 周慧.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保护研究—以河南安阳市为例[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08. [5] 周珊, 伍静, 蔡广鹏. 贵州仁怀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10): 194. DOI: 10.3969/j.issn.1001-3601.2013.10.054 [6] 庞宇. 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潜力调查与评价——以广西东兴市为例[J]. 南方国土资源, 2012(9): 21. DOI: 10.3969/j.issn.1672-321X.2012.09.008 [7] 雷国强.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湘西州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8] 湘西州统计局. 湘西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 (2017-03-14)[2018-05-29]. http://tjj.xxz.gov.cn/tjgb/201703/t20170314_248991.html. [9] 鹿心社. 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18(1): 1. DOI: 10.3321/j.issn:1007-4333.2002.01.001 [10] 朱玉碧, 凌成树.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重庆市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6): 410. DOI: 10.3969/j.issn.1000-6850.2006.06.104 [11] 司惠超, 吴国平. 基于G1S的土地潜力评价方法研究[J]. 测绘科学, 2009, 34(1): 69. DOI: 10.3771/j.issn.1009-2307.2009.01.021 [12] 王芳, 卓莉, 陈建飞. 宜能边际土地开发潜力熵权模糊综合评价——以广东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9): 1520. DOI: 10.3321/j.issn:1000-3037.2009.09.002 [13] 张听. 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4. [14] 张燕, 邓西海, 彭补拙. 调整AHP法结合137Cs计年法评价滇池沉积物综合质量[J]. 环境科学, 2006, 27(8): 1531. DOI: 10.3321/j.issn:0250-3301.2006.08.010 [15] 颜子斌. 基于空间分析的低丘缓坡资源功能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丽水市莲都区为例[D]. 宁波: 宁波大学, 2014. [16] 罗鹏. 基于3S技术的兰溪市低丘红壤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潜力评价[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6. [17] 朱博融. 基于GIS的延安市吴起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D]. 西安: 长安大学, 2013. [18] 姚玉镯. 低丘缓坡地适宜性评价及潜力研究——抚州市为例[D]. 抚州: 东华理工大学, 2013. [19] 张帅, 李淑杰, 解小雨. 松原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29): 10296.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4.29.094 [20] 曹筱杨. 滇西南地区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及在耕地" 占补平衡”中的应用研究[D]. 昆明: 云南财经大学, 2012. [21] 周国清. 广州市农用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与开发利用对策[J]. 中国土地, 2000(10): 30 -
期刊类型引用(2)
1. 何凯,李斌强,杨晓军,白清瑞,王丽娟,保关丽,王菊,李秋雨. 寻甸不同生境类型的蝴蝶多样性时空动态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4(06): 116-127 . 百度学术
2. 付瑞华,邢晓丽,吴风志,沈清清,赵蕾,查向松,杨旭. 基于GIS和RS的云南寻甸县三七种植生产适宜性评价研究. 文山学院学报. 2022(05): 8-1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