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3卷4期
显示方式: |
2008, 23(4): 431-435.
摘要:
以云南野生种紫花苜蓿(德钦地区紫花苜蓿)、逸散种紫花苜蓿(AC-3)和8个国外引进栽培种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核型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的染色体组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4x=32,各同源染色体组都为中短染色体组或短染色体组。核型结构存在微小差异,爱博出现超大染色体,牧歌701、牧歌702和GT13R带有随体,引进品种除射手外,进化程度高于德钦地区紫花苜蓿。
以云南野生种紫花苜蓿(德钦地区紫花苜蓿)、逸散种紫花苜蓿(AC-3)和8个国外引进栽培种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核型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的染色体组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4x=32,各同源染色体组都为中短染色体组或短染色体组。核型结构存在微小差异,爱博出现超大染色体,牧歌701、牧歌702和GT13R带有随体,引进品种除射手外,进化程度高于德钦地区紫花苜蓿。
2008, 23(4): 436-441,467.
摘要:
以金冠苹果侧芽和一年生结果枝为接穗,以皱皮木瓜枝为砧木,在夏、秋和春分别进行嵌芽接和劈接,观察接穗的生长表现并对嫁接接口处进行组织学探索。结果表明:接穗的萌芽、展叶、开花和座果均属假活,金冠苹果和皱皮木瓜之间不存在嫁接亲和力。嫁接30 d后,接穗(芽或枝)表现为萌发、僵化或死亡,春季嫁接导致接穗最高的萌发率和最低的死亡率;在嫁接接口处的纵切面上,接穗明显地与砧木处于隔离状态。芽接时,夏季嫁接导致接穗的最低萌发率和最高死亡率,秋季嫁接时接穗萌发率和死亡率均居中、僵化率最高;接穗形成的嫩叶以春季嫁接的最健壮,夏季嫁接的为最弱小,秋季嫁接的长势居中。枝接时,夏季嫁接导致接穗最高的死亡率,秋季嫁接导致最高的僵化率,夏季嫁接的萌发率稍高于秋季的;3个季节嫁接后接穗形成的嫩叶几乎同样健壮,所有萌发的枝条均正常萌芽、展叶和伸长;秋、春嫁接接穗的花花色和花型正常,但开花约晚20 d;接穗座果在花谢7 d后全部脱落,再过7 d后接穗全部死亡。本研究结果可为苹果嫁接中砧木的选择提供参考。
以金冠苹果侧芽和一年生结果枝为接穗,以皱皮木瓜枝为砧木,在夏、秋和春分别进行嵌芽接和劈接,观察接穗的生长表现并对嫁接接口处进行组织学探索。结果表明:接穗的萌芽、展叶、开花和座果均属假活,金冠苹果和皱皮木瓜之间不存在嫁接亲和力。嫁接30 d后,接穗(芽或枝)表现为萌发、僵化或死亡,春季嫁接导致接穗最高的萌发率和最低的死亡率;在嫁接接口处的纵切面上,接穗明显地与砧木处于隔离状态。芽接时,夏季嫁接导致接穗的最低萌发率和最高死亡率,秋季嫁接时接穗萌发率和死亡率均居中、僵化率最高;接穗形成的嫩叶以春季嫁接的最健壮,夏季嫁接的为最弱小,秋季嫁接的长势居中。枝接时,夏季嫁接导致接穗最高的死亡率,秋季嫁接导致最高的僵化率,夏季嫁接的萌发率稍高于秋季的;3个季节嫁接后接穗形成的嫩叶几乎同样健壮,所有萌发的枝条均正常萌芽、展叶和伸长;秋、春嫁接接穗的花花色和花型正常,但开花约晚20 d;接穗座果在花谢7 d后全部脱落,再过7 d后接穗全部死亡。本研究结果可为苹果嫁接中砧木的选择提供参考。
2008, 23(4): 442-446.
摘要:
对东方百合三、二倍体杂交获得的种子萌发进行了统计及相关的比较研究,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表明:均为二倍体植株,但各株系还出现了一些非整倍体细胞;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的3B核型,且都完全符合二倍体百合属核型特征,但各株系间出现了核型多样性,各类染色体组成、数量及其在核型中排序的位置等存在差异。
对东方百合三、二倍体杂交获得的种子萌发进行了统计及相关的比较研究,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表明:均为二倍体植株,但各株系还出现了一些非整倍体细胞;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的3B核型,且都完全符合二倍体百合属核型特征,但各株系间出现了核型多样性,各类染色体组成、数量及其在核型中排序的位置等存在差异。
2008, 23(4): 447-451.
摘要:
以3个不同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3个品种的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徐薯18较其他两个品种JS008和JS004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有关指标随叶片的老化下降速度慢,叶片老化速度慢,T/R值小,其光合成产物分配到地下部块根的比例大,产量高。
以3个不同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3个品种的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徐薯18较其他两个品种JS008和JS004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有关指标随叶片的老化下降速度慢,叶片老化速度慢,T/R值小,其光合成产物分配到地下部块根的比例大,产量高。
2008, 23(4): 452-457.
摘要:
为实施好农业部白三叶种子生产项目,并为云南省今后大面积生产白三叶种子探索经验,2002年在云南省马龙县对白三叶进行了6个栽培品种、8种配方施肥、4种种植方法、4水平镇压、9种除杂方法、冬春灌溉、意蜂授粉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农艺措施下,Haifa白三叶种子产量比其它5个参试种高150%~1 200%;同品种内,施钙镁磷600 kg/hm2,硫酸钾90 kg/hm2,硫酸铜5.1 kg/hm2,硫酸锌5.1 kg/hm2,硼砂5.1 kg/hm2,钼酸铵0.3 kg/hm2的配方肥料种子产量比其它施肥方案高18%~793%;条播是最有利于控制杂草的种植方法;适度镇压有利于提高出苗整齐度;冬春灌溉使种子产量提高了62.59%~124.65%,千粒重提高了17.02%~21.28%;引进意蜂授粉能明显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采取综合措施除杂是白三叶种子生产成败的关键。本项目的白三叶种子生产成本为20 775元/t。
为实施好农业部白三叶种子生产项目,并为云南省今后大面积生产白三叶种子探索经验,2002年在云南省马龙县对白三叶进行了6个栽培品种、8种配方施肥、4种种植方法、4水平镇压、9种除杂方法、冬春灌溉、意蜂授粉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农艺措施下,Haifa白三叶种子产量比其它5个参试种高150%~1 200%;同品种内,施钙镁磷600 kg/hm2,硫酸钾90 kg/hm2,硫酸铜5.1 kg/hm2,硫酸锌5.1 kg/hm2,硼砂5.1 kg/hm2,钼酸铵0.3 kg/hm2的配方肥料种子产量比其它施肥方案高18%~793%;条播是最有利于控制杂草的种植方法;适度镇压有利于提高出苗整齐度;冬春灌溉使种子产量提高了62.59%~124.65%,千粒重提高了17.02%~21.28%;引进意蜂授粉能明显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采取综合措施除杂是白三叶种子生产成败的关键。本项目的白三叶种子生产成本为20 775元/t。
2008, 23(4): 458-461.
摘要:
比较了4种土壤类型和3种留茬高度对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 cv. Whittet)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单因素而言,生土处理和0.05 m留茬高度处理所获得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两因素处理的结果表明,以生土和0.05 m留茬高度互作后所获得的种子产量最高,其种子产量达447kg/hm2;各土壤类型和不同留茬高度的处理对种子的质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比较了4种土壤类型和3种留茬高度对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 cv. Whittet)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单因素而言,生土处理和0.05 m留茬高度处理所获得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两因素处理的结果表明,以生土和0.05 m留茬高度互作后所获得的种子产量最高,其种子产量达447kg/hm2;各土壤类型和不同留茬高度的处理对种子的质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2008, 23(4): 462-467.
摘要:
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对云南省马龙县封育草地和过牧草地的光谱反射率、草层高度、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过牧草地封育1年之后,其草层高度、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光谱反射特征也相应地发生明显变化。450~850 nm范围内,两种草地不同季相条件下在各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覆盖度及季节变化对近红外波段的影响明显大于可见光波段。旺盛生长期(7月)和枯黄期(11月),封育草地具有植被反射型特征,而自由放牧草地表现为植被-土壤型;返青期(4月)两种草地均表现为土壤型。过牧草地地上生物量与两种植被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封育草地地上生物量与NDVI,RVI之间存在显著的(P0.05)非线性相关,旺盛生长期和返青期NDVI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强于RVI,枯黄期RVI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强于NDVI。
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对云南省马龙县封育草地和过牧草地的光谱反射率、草层高度、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过牧草地封育1年之后,其草层高度、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光谱反射特征也相应地发生明显变化。450~850 nm范围内,两种草地不同季相条件下在各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覆盖度及季节变化对近红外波段的影响明显大于可见光波段。旺盛生长期(7月)和枯黄期(11月),封育草地具有植被反射型特征,而自由放牧草地表现为植被-土壤型;返青期(4月)两种草地均表现为土壤型。过牧草地地上生物量与两种植被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封育草地地上生物量与NDVI,RVI之间存在显著的(P0.05)非线性相关,旺盛生长期和返青期NDVI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强于RVI,枯黄期RVI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强于NDVI。
2008, 23(4): 468-473.
摘要:
通过在不同灌水处理下马蹄金草坪干旱胁迫试验,对草坪反射光谱的变化及所对应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草坪外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下马蹄金草坪反射光谱在可见光波段呈规律性变化。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其光谱反射率随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而依次升高,在波峰(556 nm)和波谷(679 nm)处尤为明显,蓝光(400~475 nm)和红光(580~700 nm)范围的反射光谱增加,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在同一灌水处理中,草坪可见光范围反射光谱随干旱的加剧而增加,且与马蹄金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草坪叶绿素含量则呈正相关,且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反射光谱的相关性高于叶绿素含量与反射光谱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直线回归方程来表示。
通过在不同灌水处理下马蹄金草坪干旱胁迫试验,对草坪反射光谱的变化及所对应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草坪外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下马蹄金草坪反射光谱在可见光波段呈规律性变化。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其光谱反射率随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而依次升高,在波峰(556 nm)和波谷(679 nm)处尤为明显,蓝光(400~475 nm)和红光(580~700 nm)范围的反射光谱增加,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在同一灌水处理中,草坪可见光范围反射光谱随干旱的加剧而增加,且与马蹄金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草坪叶绿素含量则呈正相关,且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反射光谱的相关性高于叶绿素含量与反射光谱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直线回归方程来表示。
2008, 23(4): 474-478.
摘要: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在我国蔗区普遍发生,研究其防治方法十分必要。应用50℃2 h热水处理严重感染RSD的粤糖00-236,新台糖22号种茎,用斑点酶标记免疫试验(Dot blot en-zyme immunoassays,DB-EIA)检测RSD病原菌(Leifsonia xylisubsp.xyli,Lxx),研究热水处理脱菌效果;并以粤糖00-236热水处理种茎与未处理种茎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热水处理对种茎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50℃2 h热水处理种茎可极显著的杀死感病种茎中的RSD病原细菌Lxx,对RSD有较好的防效,但不能彻底去除感病种茎中的Lxx。与未经热水处理种茎再生植株相比,经热水处理的粤糖00-236感病种茎再生植株的茎长、节间长度、一茎重显著增加,有效茎数极显著增多,生长速度加快,蔗茎产量增加23.2%,但成熟期甘蔗品质几乎无差异。另外,热水处理对种茎蔗芽有损伤,降低了种茎萌芽率。结果表明:50℃2 h热水处理甘蔗种茎能有效的防治甘蔗RSD,促进甘蔗生长,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在我国蔗区普遍发生,研究其防治方法十分必要。应用50℃2 h热水处理严重感染RSD的粤糖00-236,新台糖22号种茎,用斑点酶标记免疫试验(Dot blot en-zyme immunoassays,DB-EIA)检测RSD病原菌(Leifsonia xylisubsp.xyli,Lxx),研究热水处理脱菌效果;并以粤糖00-236热水处理种茎与未处理种茎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热水处理对种茎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50℃2 h热水处理种茎可极显著的杀死感病种茎中的RSD病原细菌Lxx,对RSD有较好的防效,但不能彻底去除感病种茎中的Lxx。与未经热水处理种茎再生植株相比,经热水处理的粤糖00-236感病种茎再生植株的茎长、节间长度、一茎重显著增加,有效茎数极显著增多,生长速度加快,蔗茎产量增加23.2%,但成熟期甘蔗品质几乎无差异。另外,热水处理对种茎蔗芽有损伤,降低了种茎萌芽率。结果表明:50℃2 h热水处理甘蔗种茎能有效的防治甘蔗RSD,促进甘蔗生长,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2008, 23(4): 479-482.
摘要:
根结线虫病是近年来三七生产上的一个主要病害,并有扩展蔓延的趋势,给三七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报道了云南三七主产区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状况,描述了该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并根据雌虫、雄虫、二龄幼虫的典型的形态特征和测量值,将危害云南三七的根结线虫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根结线虫病是近年来三七生产上的一个主要病害,并有扩展蔓延的趋势,给三七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报道了云南三七主产区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状况,描述了该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并根据雌虫、雄虫、二龄幼虫的典型的形态特征和测量值,将危害云南三七的根结线虫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2008, 23(4): 483-487.
摘要:
为了指导烟草漂浮育苗消毒剂使用,通过载体表面菌落杀灭试验,测定了10种消毒剂对聚苯乙烯泡沫苗盘、聚氯乙烯塑料膜和不锈钢刀片表面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oarum,简称青枯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除98%磷酸三钠300 mg/L和24%混脂酸铜80 mg/L对青枯菌几乎没有杀灭作用外,其余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在聚苯乙烯泡沫苗盘、聚氯乙烯塑料池膜和不锈钢刀片表面,8种消毒剂的90%致死剂量(EC90)差异大,30%有效氯漂白粉为96.4~145.7 mg/L,7%有效氯次氯酸钠为53.7~215.3 mg/L,美国消毒剂为26.2~83.5 mg/L,98%硫酸铜.5H2O为93.8~114.0 mg/L;98%高锰酸钾为14.8~163.0 mg/L;40%育宝为247.7~404.6 mg/L;10%二氧化氯(维绿)为185.7~472.9 mg/L;0.6%菌毒净为101.6~441.0 mg/L。消毒剂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表面材料种类选择。
为了指导烟草漂浮育苗消毒剂使用,通过载体表面菌落杀灭试验,测定了10种消毒剂对聚苯乙烯泡沫苗盘、聚氯乙烯塑料膜和不锈钢刀片表面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oarum,简称青枯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除98%磷酸三钠300 mg/L和24%混脂酸铜80 mg/L对青枯菌几乎没有杀灭作用外,其余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在聚苯乙烯泡沫苗盘、聚氯乙烯塑料池膜和不锈钢刀片表面,8种消毒剂的90%致死剂量(EC90)差异大,30%有效氯漂白粉为96.4~145.7 mg/L,7%有效氯次氯酸钠为53.7~215.3 mg/L,美国消毒剂为26.2~83.5 mg/L,98%硫酸铜.5H2O为93.8~114.0 mg/L;98%高锰酸钾为14.8~163.0 mg/L;40%育宝为247.7~404.6 mg/L;10%二氧化氯(维绿)为185.7~472.9 mg/L;0.6%菌毒净为101.6~441.0 mg/L。消毒剂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表面材料种类选择。
2008, 23(4): 488-491.
摘要:
对来源于金沙江流域12个县的麻疯树种子的重要经济性状千粒重、粗脂肪含量、生境土壤进行了分析,所有样品的千粒重范围为375.0~625.0 g,粗脂肪含量50.03%~66.38%,麻疯树种子经济性状和土壤速效分因分布差异较大。大姚县、宁蒗县、鲁甸县、武定县、东川区产的麻疯树种子质量较好,可作为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的中间材料。
对来源于金沙江流域12个县的麻疯树种子的重要经济性状千粒重、粗脂肪含量、生境土壤进行了分析,所有样品的千粒重范围为375.0~625.0 g,粗脂肪含量50.03%~66.38%,麻疯树种子经济性状和土壤速效分因分布差异较大。大姚县、宁蒗县、鲁甸县、武定县、东川区产的麻疯树种子质量较好,可作为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的中间材料。
2008, 23(4): 492-497.
摘要:
利用A4和R1601两种发根农杆菌菌株分别感染曼陀罗的嫩叶及嫩茎诱导产生毛状根。探讨了不同菌株、不同外植体、蔗糖预处理、外植体预培养与染菌时间以及外植体二次染菌等条件对转化频率的影响,并建立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及转化外源底物对羟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结果表明:A4转化频率高于R1601;嫩叶转化频率最高;嫩叶最佳预培养时间为4 d;最佳染菌时间为5 min。HPLC法分析表明,悬浮培养毛状根能转化外源底物对羟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
利用A4和R1601两种发根农杆菌菌株分别感染曼陀罗的嫩叶及嫩茎诱导产生毛状根。探讨了不同菌株、不同外植体、蔗糖预处理、外植体预培养与染菌时间以及外植体二次染菌等条件对转化频率的影响,并建立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及转化外源底物对羟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结果表明:A4转化频率高于R1601;嫩叶转化频率最高;嫩叶最佳预培养时间为4 d;最佳染菌时间为5 min。HPLC法分析表明,悬浮培养毛状根能转化外源底物对羟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
2008, 23(4): 498-505,518.
摘要:
对云南省药用石斛(Dendrobium Sw.)种植区域的生产现状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考察和评价。调查表明,云南省石斛植物自然分布呈L型,人工种植区域集中在北纬25以南地区,可分为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种植区。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目前至少有80多家企业和农户从事药用石斛种植,主要种类有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齿瓣石斛(D. devonianum Paxt.)、流苏石斛(D. fimbriatum Hook.)、鼓槌石斛(D. chrysotoxum Lindl.)和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等。栽培模式以人工设施栽培法为主,部分采用林下仿野生栽培法。栽培基质以锯木屑或树皮碎片为优;种苗多数来源于组培苗。常见病害为炭疽病、黑斑病和疫病,虫害不严重,蛞蝓和蜗牛危害较频繁。初加工还处于小规模水平。
对云南省药用石斛(Dendrobium Sw.)种植区域的生产现状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考察和评价。调查表明,云南省石斛植物自然分布呈L型,人工种植区域集中在北纬25以南地区,可分为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种植区。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目前至少有80多家企业和农户从事药用石斛种植,主要种类有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齿瓣石斛(D. devonianum Paxt.)、流苏石斛(D. fimbriatum Hook.)、鼓槌石斛(D. chrysotoxum Lindl.)和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等。栽培模式以人工设施栽培法为主,部分采用林下仿野生栽培法。栽培基质以锯木屑或树皮碎片为优;种苗多数来源于组培苗。常见病害为炭疽病、黑斑病和疫病,虫害不严重,蛞蝓和蜗牛危害较频繁。初加工还处于小规模水平。
2008, 23(4): 506-512.
摘要:
通过群落学调查,根据30块样地的调查资料,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了桉树工业原料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1 350 m2的样方内,桉树工业原料林林下物种丰富度的排序为草本层灌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为4~16,草本层为10~22。按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的排序为灌木层草本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的变化范围0.639 1~0.859 9,Shannon-Win-ner指数为1.142 5~2.260 8,草本层Simpson指数的变化范围0.096 5~0.816 8,Shannon-Winner指数为0.311 4~2.022 9。基于Simpson指数的均匀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均匀度的排序为灌木层草本层。
通过群落学调查,根据30块样地的调查资料,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了桉树工业原料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1 350 m2的样方内,桉树工业原料林林下物种丰富度的排序为草本层灌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为4~16,草本层为10~22。按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的排序为灌木层草本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的变化范围0.639 1~0.859 9,Shannon-Win-ner指数为1.142 5~2.260 8,草本层Simpson指数的变化范围0.096 5~0.816 8,Shannon-Winner指数为0.311 4~2.022 9。基于Simpson指数的均匀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均匀度的排序为灌木层草本层。
2008, 23(4): 513-518.
摘要:
对13个青贮饲草品种进行了物候期、产草量、茎叶比、干鲜比、营养成分和采食率等方面的测定。结果表明:先锋高丹草、大力士甜高梁、M-81E甜高梁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玉米类品种,而玉米类品种中以东龙一号玉米、丹科2143玉米、东陵白玉米、曲晨三号玉米表现较好。大力士甜高粱、东龙一号玉米、先锋高丹草、墨西哥类玉米4个饲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较高,适应性强,适宜在云南亚热带地区作青贮饲草品种推广种植。
对13个青贮饲草品种进行了物候期、产草量、茎叶比、干鲜比、营养成分和采食率等方面的测定。结果表明:先锋高丹草、大力士甜高梁、M-81E甜高梁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玉米类品种,而玉米类品种中以东龙一号玉米、丹科2143玉米、东陵白玉米、曲晨三号玉米表现较好。大力士甜高粱、东龙一号玉米、先锋高丹草、墨西哥类玉米4个饲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较高,适应性强,适宜在云南亚热带地区作青贮饲草品种推广种植。
2008, 23(4): 519-522,539.
摘要:
对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24月龄成年云岭黑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质理化特性进行研究。8头云岭黑山羊用于本试验,所有试验山羊14日龄去势,9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 J/kg。饲养至24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背最长肌理化特性。屠宰性能结果显示,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37.6 kg,20.8 kg,15.8 kg,55.3%和42.0%。背最长肌的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百分含量分别为75.53%,19.98%,3.24%,0.99%。宰后45 m in pH值6.13,在4℃条件下贮存24 h后的pH值5.55。结果显示,成年云岭黑山羊在较大月龄(24月龄)有较高的产肉量,肉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对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24月龄成年云岭黑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质理化特性进行研究。8头云岭黑山羊用于本试验,所有试验山羊14日龄去势,9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 J/kg。饲养至24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背最长肌理化特性。屠宰性能结果显示,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37.6 kg,20.8 kg,15.8 kg,55.3%和42.0%。背最长肌的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百分含量分别为75.53%,19.98%,3.24%,0.99%。宰后45 m in pH值6.13,在4℃条件下贮存24 h后的pH值5.55。结果显示,成年云岭黑山羊在较大月龄(24月龄)有较高的产肉量,肉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2008, 23(4): 523-527.
摘要:
对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24月龄成年龙陵黄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质理化特性进行研究。6头龙陵黄山羊用于试验,所有试验山羊14日龄去势,9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J/kg。饲养至24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背最长肌理化特性。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38.13 kg,21.15 kg,15.67 kg,55.46%和41.10%。背最长肌的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百分含量和pH值分别为75.04%,20.99%,2.86%,0.97%,6.42。试验结果显示,成年龙陵黄山羊在较大月龄(24月龄)有较高的产肉量,肉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对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24月龄成年龙陵黄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质理化特性进行研究。6头龙陵黄山羊用于试验,所有试验山羊14日龄去势,9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J/kg。饲养至24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背最长肌理化特性。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38.13 kg,21.15 kg,15.67 kg,55.46%和41.10%。背最长肌的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百分含量和pH值分别为75.04%,20.99%,2.86%,0.97%,6.42。试验结果显示,成年龙陵黄山羊在较大月龄(24月龄)有较高的产肉量,肉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2008, 23(4): 528-531.
摘要:
将RFID技术用于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有利于彻底实现源头食品追踪和食品安全科学化、透明化管理。首先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最后阐述了大规模使用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将RFID技术用于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有利于彻底实现源头食品追踪和食品安全科学化、透明化管理。首先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最后阐述了大规模使用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008, 23(4): 532-535.
摘要:
通过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中大麦和蚕豆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以及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后期至抽穗期,蚕豆土壤含水量下降比大麦快。而在苗期前期和成熟期,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比蚕豆快。在大麦整个生育期中,间作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都比单作大麦快,尤其是在拔节至孕穗期下降最快。
通过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中大麦和蚕豆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以及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后期至抽穗期,蚕豆土壤含水量下降比大麦快。而在苗期前期和成熟期,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比蚕豆快。在大麦整个生育期中,间作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都比单作大麦快,尤其是在拔节至孕穗期下降最快。
2008, 23(4): 536-539.
摘要:
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 L.)品种云烟87为试材,于2005~2006年在河南南阳研究了常规措施(CK)下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对烤烟多酚类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质可以使烟叶中总酚、绿原酸、芸香苷、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以增施发酵后的豆浆的两个处理最好,其次是增施豆参,增施芝麻和香油的两个处理效果相对稍差。
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 L.)品种云烟87为试材,于2005~2006年在河南南阳研究了常规措施(CK)下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对烤烟多酚类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质可以使烟叶中总酚、绿原酸、芸香苷、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以增施发酵后的豆浆的两个处理最好,其次是增施豆参,增施芝麻和香油的两个处理效果相对稍差。
2008, 23(4): 540-544.
摘要:
以澳洲坚果幼苗为试材,探讨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下叶片性状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幼苗在水分亏缺胁迫下叶面积、比叶面积呈现下降趋势,水分胁迫强度越大,其下降越大,叶绿素总量呈现先降后升趋势,脯氨酸积累量显著升高;复水30 d后,水分亏缺处理下的澳洲坚果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绿素总量表现出显著的补偿效应,胁迫程度大,反弹大;在西双版纳特有的旱季与雨季区别明显情况下,饱和土壤水分处理(对照)下,澳洲坚果幼苗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绿素总量在旱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自然复水后略有上升,相反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后降。
以澳洲坚果幼苗为试材,探讨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下叶片性状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幼苗在水分亏缺胁迫下叶面积、比叶面积呈现下降趋势,水分胁迫强度越大,其下降越大,叶绿素总量呈现先降后升趋势,脯氨酸积累量显著升高;复水30 d后,水分亏缺处理下的澳洲坚果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绿素总量表现出显著的补偿效应,胁迫程度大,反弹大;在西双版纳特有的旱季与雨季区别明显情况下,饱和土壤水分处理(对照)下,澳洲坚果幼苗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绿素总量在旱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自然复水后略有上升,相反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后降。
2008, 23(4): 545-551.
摘要:
微小RNA(miRNA)是一种长约22 nt的非编码RNA,通过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来靶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在众多多细胞生物中已经鉴别出数百种miRNAs,而且大多数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虽然绝大多数miRNAs的生物学功能还不清楚,但是预测结果显示miRNAs对人类30%的基因具有表达调控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知道miRNAs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就microRNAs在动物上的作用机制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微小RNA(miRNA)是一种长约22 nt的非编码RNA,通过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来靶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在众多多细胞生物中已经鉴别出数百种miRNAs,而且大多数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虽然绝大多数miRNAs的生物学功能还不清楚,但是预测结果显示miRNAs对人类30%的基因具有表达调控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知道miRNAs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就microRNAs在动物上的作用机制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8, 23(4): 552-557,570.
摘要:
综述了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晶体氨基酸的溶失,晶体氨基酸与饲料中蛋白态氨基酸的吸收不同步主要影响了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饲料pH、饲料离子平衡、水温和氨基酸构型也会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可通过微胶囊或包被处理、增加投喂频率和调节饲料pH/离子平衡来提高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率。
综述了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晶体氨基酸的溶失,晶体氨基酸与饲料中蛋白态氨基酸的吸收不同步主要影响了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饲料pH、饲料离子平衡、水温和氨基酸构型也会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可通过微胶囊或包被处理、增加投喂频率和调节饲料pH/离子平衡来提高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率。
2008, 23(4): 558-561.
摘要:
综述了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包括地统计学方法、GIS技术、经典统计学、分形理论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在重金属空间分析中的应用,并分析和讨论了这些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根据当前土壤重金属空间分析采用较多的地统计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提出在应用中应考虑各变量在不同尺度的空间特征及其转化,应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研究提供资料借鉴和参考。
综述了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包括地统计学方法、GIS技术、经典统计学、分形理论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在重金属空间分析中的应用,并分析和讨论了这些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根据当前土壤重金属空间分析采用较多的地统计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提出在应用中应考虑各变量在不同尺度的空间特征及其转化,应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研究提供资料借鉴和参考。
2008, 23(4): 562-564.
摘要:
鲜萝卜颗粒引发老化大豆种子,能明显提高种子萌发率和活力;减少电解质和氨基酸外渗。种子引发后不回干与回干两种处理的萌发率分别为94.5%和68.5%,是对照的2.2倍和1.6倍;活力指数为6.78和2.30,是对照的9.7倍和3.3倍;电解质外渗为34.0S/cm和38.9S/cm,占对照59.3%和67.9%;而氨基酸外渗为6.72g/g和10.89g/g,占对照22.7%和10.89%,各指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结果显示:引发效果是不回干的好于回干的,这可为老化种子引发方法提供参考。
鲜萝卜颗粒引发老化大豆种子,能明显提高种子萌发率和活力;减少电解质和氨基酸外渗。种子引发后不回干与回干两种处理的萌发率分别为94.5%和68.5%,是对照的2.2倍和1.6倍;活力指数为6.78和2.30,是对照的9.7倍和3.3倍;电解质外渗为34.0S/cm和38.9S/cm,占对照59.3%和67.9%;而氨基酸外渗为6.72g/g和10.89g/g,占对照22.7%和10.89%,各指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结果显示:引发效果是不回干的好于回干的,这可为老化种子引发方法提供参考。
2008, 23(4): 571-576.
摘要:
为了建立适合章丘大葱遗传转化的再生体系,对其叶片、根和种子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为切口处理的种子,愈伤诱导率最高为90.28%;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1.0 mg/L 2,4-D+2.0 mg/LBA,继代培养的间隔时间以15 d为好;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 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
为了建立适合章丘大葱遗传转化的再生体系,对其叶片、根和种子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为切口处理的种子,愈伤诱导率最高为90.28%;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1.0 mg/L 2,4-D+2.0 mg/LBA,继代培养的间隔时间以15 d为好;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 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
2008, 23(4): 576-580.
摘要: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所选择的科学计量指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近年的被引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阐述了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的进展情况及所处的位置。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所选择的科学计量指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近年的被引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阐述了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的进展情况及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