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6卷2期
2001, 16(2): 83-85.
摘要:
研究了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表明: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均呈指数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与日照时数无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的自然对数与气温关系最密切,偏相关系数为-0.592**;其次是相对湿度,偏相关系数为-0.277**。
研究了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表明: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均呈指数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与日照时数无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的自然对数与气温关系最密切,偏相关系数为-0.592**;其次是相对湿度,偏相关系数为-0.277**。
2001, 16(2): 86-88.
摘要:
在恒温20.1 ℃,RH 48.9%的条件下,用蚕豆苗和用吸足15%的蔗糖水的棉球饲养南美斑潜蝇,测得雌、雄成虫的最长寿命、平均寿命及在蚕豆苗上的最高产卵量、平均产卵量。15%蔗糖水棉球饲养雌、雄成虫最长寿命及平均寿命是17 d,7 d,5.3 d,3 d。蚕豆苗饲养雌、雄成虫的最长寿命及平均寿命分别是19 d,6 d,10.6 d,3.5 d。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每对成虫在蚕豆苗上的最多产卵量及平均产卵量分别是316粒、214.5粒;产卵的高峰期是羽化的6~9 d。
在恒温20.1 ℃,RH 48.9%的条件下,用蚕豆苗和用吸足15%的蔗糖水的棉球饲养南美斑潜蝇,测得雌、雄成虫的最长寿命、平均寿命及在蚕豆苗上的最高产卵量、平均产卵量。15%蔗糖水棉球饲养雌、雄成虫最长寿命及平均寿命是17 d,7 d,5.3 d,3 d。蚕豆苗饲养雌、雄成虫的最长寿命及平均寿命分别是19 d,6 d,10.6 d,3.5 d。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每对成虫在蚕豆苗上的最多产卵量及平均产卵量分别是316粒、214.5粒;产卵的高峰期是羽化的6~9 d。
2001, 16(2): 89-92.
摘要:
对云南油菜种质资源317份的抗(耐)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进行鉴定研究,结果为:云南省的地方油菜种质资源中虽无对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免疫的品种,但存在着高抗(耐)病毒病、菌核病和霜霉病的种质资源。其中,在芥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11份(高抗3份,高耐8份)、高抗(耐)菌核病的种质资源有3份、高抗(耐)霜霉病种质资源1份;在白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1份;甘蓝型油菜无高抗(耐)3类病的种质资源。云南省大部份油菜种质资源对3类病的抗性为低感至高感,占油菜资源总数的89.4%。
对云南油菜种质资源317份的抗(耐)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进行鉴定研究,结果为:云南省的地方油菜种质资源中虽无对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免疫的品种,但存在着高抗(耐)病毒病、菌核病和霜霉病的种质资源。其中,在芥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11份(高抗3份,高耐8份)、高抗(耐)菌核病的种质资源有3份、高抗(耐)霜霉病种质资源1份;在白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1份;甘蓝型油菜无高抗(耐)3类病的种质资源。云南省大部份油菜种质资源对3类病的抗性为低感至高感,占油菜资源总数的89.4%。
2001, 16(2): 93-95.
摘要:
从重病田健株采集根际土样13份,分离根际细菌753株,室内平皿对峙筛选到拮抗烟草黑胫病菌的菌株98株,占分离菌株的12.7%。温室测定发现有20个菌株防治效果达40.0%以上,超过药剂对照的有4个菌株,防治效果分别为75.7%,78.6%,78.6%,79.3%。其中,大部分菌株对烟草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
从重病田健株采集根际土样13份,分离根际细菌753株,室内平皿对峙筛选到拮抗烟草黑胫病菌的菌株98株,占分离菌株的12.7%。温室测定发现有20个菌株防治效果达40.0%以上,超过药剂对照的有4个菌株,防治效果分别为75.7%,78.6%,78.6%,79.3%。其中,大部分菌株对烟草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
2001, 16(2): 96-98.
摘要:
根据番茄环斑病毒(TomRS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P1,P2,用感病及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试验,结果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了470 bp的目的片段,而健康组织中无此扩增带。摸索各项实验条件,建立了RT-PCR检测番茄环斑病毒(TomRSV)的方法。
根据番茄环斑病毒(TomRS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P1,P2,用感病及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试验,结果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了470 bp的目的片段,而健康组织中无此扩增带。摸索各项实验条件,建立了RT-PCR检测番茄环斑病毒(TomRSV)的方法。
2001, 16(2): 99-101.
摘要:
从叶片表现为白色斑驳的唐菖蒲病株上分离到一病毒,通过寄主范围测定,可侵染豆科、藜科、苋科、番杏科中的8种植物。病毒的致死温度为50~60 ℃,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保毒期为3~4 d。病毒是长度为700~750 nm的线状粒子,血清学反应与标准BYMV抗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可认为该病毒分离物为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 BYMV)。
从叶片表现为白色斑驳的唐菖蒲病株上分离到一病毒,通过寄主范围测定,可侵染豆科、藜科、苋科、番杏科中的8种植物。病毒的致死温度为50~60 ℃,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保毒期为3~4 d。病毒是长度为700~750 nm的线状粒子,血清学反应与标准BYMV抗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可认为该病毒分离物为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 BYMV)。
2001, 16(2): 102-104.
摘要:
研究了大灰食蚜蝇对3种蚜虫的捕食作用,得到1,2,3龄幼虫对甘蓝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分别为Na=0.608 2 N/(1+0.608 2×0.113 2 N),Na=0.981 0 N/(1+0.981 0×0.011 7 N),Na=0.958 5 N/(1+0.958 5×0.004 6 N),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8.8头、85.4头、217.4头;3龄幼虫对豌豆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为Na=1.178 7 N/(1+1.178 7×0.014 7 N),日最大捕食量为68.03头;1,2,3龄幼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为Na=1.000 5 N/(1+1.000 5×0.095 8 N),Na=1.106 1 N/(1+1.106 1×0.018 0 N),Na=1.056 6 N/(1+1.056 6×0.006 0 N),日最大捕食量为10.44头,55.71头,166.67头。结果表明,利用大灰食蚜蝇防治蚜虫是具有一定潜力的。
研究了大灰食蚜蝇对3种蚜虫的捕食作用,得到1,2,3龄幼虫对甘蓝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分别为Na=0.608 2 N/(1+0.608 2×0.113 2 N),Na=0.981 0 N/(1+0.981 0×0.011 7 N),Na=0.958 5 N/(1+0.958 5×0.004 6 N),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8.8头、85.4头、217.4头;3龄幼虫对豌豆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为Na=1.178 7 N/(1+1.178 7×0.014 7 N),日最大捕食量为68.03头;1,2,3龄幼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为Na=1.000 5 N/(1+1.000 5×0.095 8 N),Na=1.106 1 N/(1+1.106 1×0.018 0 N),Na=1.056 6 N/(1+1.056 6×0.006 0 N),日最大捕食量为10.44头,55.71头,166.67头。结果表明,利用大灰食蚜蝇防治蚜虫是具有一定潜力的。
2001, 16(2): 105-106.
摘要:
采用不同温度对冻存后的小鼠精原细胞进行复苏,测定细胞复苏率。4 ℃,37 ℃,67 ℃及97 ℃时的细胞复苏率分别为29.7%,87.6%,88.8%及86.4%。37 ℃,67 ℃及97 ℃的细胞复苏率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37~97 ℃复苏小鼠精原细胞均可获得较好的复苏效果,而4 ℃对小鼠精原细胞复苏不利。
采用不同温度对冻存后的小鼠精原细胞进行复苏,测定细胞复苏率。4 ℃,37 ℃,67 ℃及97 ℃时的细胞复苏率分别为29.7%,87.6%,88.8%及86.4%。37 ℃,67 ℃及97 ℃的细胞复苏率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37~97 ℃复苏小鼠精原细胞均可获得较好的复苏效果,而4 ℃对小鼠精原细胞复苏不利。
2001, 16(2): 107-110.
摘要:
利用拟南芥RPS2基因和烟草N基因的NBS-LRR区域设计的S1和AS3两个引物对24个黑龙江粳稻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差异相似性86%为度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在利用水稻品种控制病害发生和抗病育种方面有指导意义。
利用拟南芥RPS2基因和烟草N基因的NBS-LRR区域设计的S1和AS3两个引物对24个黑龙江粳稻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差异相似性86%为度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在利用水稻品种控制病害发生和抗病育种方面有指导意义。
2001, 16(2): 111-113.
摘要:
将D2类山羊草[粗厚山羊草(Ae.crassa)、牡山羊草(Ae.juvenalis)和瓦维洛夫山羊草(Ae.vavilovii)]细胞质普通小麦核代换系于1997~1998年分别种植在不同纬度的5个地点,并进行分期播种。从不同地点核代换系和核亲本的育性表现,分析D2类山羊草细胞质核代换系对日长、温度的敏感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D2类山羊草细胞质小麦核代换系的3种类型存在差异,粗厚山羊草对日长、温度反应最为敏感,其次是瓦维洛夫山羊草,牡山羊草对光周期较钝感。(2)日长和温度两种生态因子对D2类山羊草细胞质核代换系的育性变异的作用程度不同,日长是主控因子,温度在日长因子相近时方显示其作用。(3)核质互作是D2类山羊草细胞质小麦核代换系育性对光温反应的遗传方式。
将D2类山羊草[粗厚山羊草(Ae.crassa)、牡山羊草(Ae.juvenalis)和瓦维洛夫山羊草(Ae.vavilovii)]细胞质普通小麦核代换系于1997~1998年分别种植在不同纬度的5个地点,并进行分期播种。从不同地点核代换系和核亲本的育性表现,分析D2类山羊草细胞质核代换系对日长、温度的敏感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D2类山羊草细胞质小麦核代换系的3种类型存在差异,粗厚山羊草对日长、温度反应最为敏感,其次是瓦维洛夫山羊草,牡山羊草对光周期较钝感。(2)日长和温度两种生态因子对D2类山羊草细胞质核代换系的育性变异的作用程度不同,日长是主控因子,温度在日长因子相近时方显示其作用。(3)核质互作是D2类山羊草细胞质小麦核代换系育性对光温反应的遗传方式。
2001, 16(2): 114-116.
摘要:
茶鲜叶在适度杀青的条件下,从揉捻程度、捆绑位置、加压造型等几个对绿牡丹外形、内质影响较大的方面作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揉捻5 min,有利茶条条索紧直。在1芽2叶或1芽3叶揉捻叶中从第2叶处捆绑对绿牡丹美观、轻巧的外形形成有利。做型过程中加压50 kg,有利于绿牡丹扁平、紧结的外形和良好滋味的形成。
茶鲜叶在适度杀青的条件下,从揉捻程度、捆绑位置、加压造型等几个对绿牡丹外形、内质影响较大的方面作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揉捻5 min,有利茶条条索紧直。在1芽2叶或1芽3叶揉捻叶中从第2叶处捆绑对绿牡丹美观、轻巧的外形形成有利。做型过程中加压50 kg,有利于绿牡丹扁平、紧结的外形和良好滋味的形成。
2001, 16(2): 117-119.
摘要:
用浓度为200 mg/L的氯化胆碱处理7份不同活力水平烤烟K326种子及其老化种子,并用生理及生化指标对不同处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氯化胆碱可提高中、低等活力水平种子的活力,而对高活力种子的活力则有轻微的抑制作用。本法对提高中、低等活力水平烤烟K326种子的活力具有明显作用。
用浓度为200 mg/L的氯化胆碱处理7份不同活力水平烤烟K326种子及其老化种子,并用生理及生化指标对不同处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氯化胆碱可提高中、低等活力水平种子的活力,而对高活力种子的活力则有轻微的抑制作用。本法对提高中、低等活力水平烤烟K326种子的活力具有明显作用。
2001, 16(2): 120-123.
摘要: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施Ca条件下对烤烟吸收Ca、K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团棵和旺长期),随着施Ca量的提高,烟叶含Ca量增加,烟茎含Ca量也有增加,但较烟叶少;烟叶和烟茎含K量都增加。生育后期(现蕾和成熟期),烟叶和烟茎的含Ca量以及含K量均下降。成熟期风干鲜叶中,施中Ca量的烟碱含量较高,而施高Ca量的还原糖较高。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施Ca条件下对烤烟吸收Ca、K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团棵和旺长期),随着施Ca量的提高,烟叶含Ca量增加,烟茎含Ca量也有增加,但较烟叶少;烟叶和烟茎含K量都增加。生育后期(现蕾和成熟期),烟叶和烟茎的含Ca量以及含K量均下降。成熟期风干鲜叶中,施中Ca量的烟碱含量较高,而施高Ca量的还原糖较高。
2001, 16(2): 124-127.
摘要: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采用并行WEB服务器机群系统是实现高性能Web 服务器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请求分配使机群达到负载平衡是提高这种系统运行效率的基本手段。本文在阐述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实测与估测相结合的适用于同构和异构机群系统的请求分配策略,以使整个系统达到动态负载平衡。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采用并行WEB服务器机群系统是实现高性能Web 服务器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请求分配使机群达到负载平衡是提高这种系统运行效率的基本手段。本文在阐述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实测与估测相结合的适用于同构和异构机群系统的请求分配策略,以使整个系统达到动态负载平衡。
2001, 16(2): 128-131.
摘要:
通过那达勐水库泄洪(兼灌溉、发电)隧洞在运行中钢衬破坏机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在设计压力遂洞时,除考虑抗外压稳定若干因素要求以外,还必须考虑洞内流速对钢衬产生的振动,当钢衬振动与地下水压力共同作用超过钢衬抵抗外压能力时,钢衬将发生破坏。
通过那达勐水库泄洪(兼灌溉、发电)隧洞在运行中钢衬破坏机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在设计压力遂洞时,除考虑抗外压稳定若干因素要求以外,还必须考虑洞内流速对钢衬产生的振动,当钢衬振动与地下水压力共同作用超过钢衬抵抗外压能力时,钢衬将发生破坏。
2001, 16(2): 132-135.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从云南省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类型,主要是土壤侵蚀、化肥农药施用、矿区开采、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污染等,控制污染源是减少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从云南省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类型,主要是土壤侵蚀、化肥农药施用、矿区开采、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污染等,控制污染源是减少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
2001, 16(2): 136-138.
摘要:
综述了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及培养物中内源激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尚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研究展望。
综述了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及培养物中内源激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尚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研究展望。
2001, 16(2): 139-143.
摘要:
论述了保障云南省农业生产安全的农业自然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在分析其恶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恢复森林植被为核心的云南省农业自然环境系统建设的策略。
论述了保障云南省农业生产安全的农业自然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在分析其恶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恢复森林植被为核心的云南省农业自然环境系统建设的策略。
2001, 16(2): 144-148.
摘要: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已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同时也存在着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及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失活、丢失等问题。本文讨论了引起这些问题的原由,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已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同时也存在着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及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失活、丢失等问题。本文讨论了引起这些问题的原由,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2001, 16(2): 149-153.
摘要:
概述了毛刺科及毛刺属(Trichodorus Cobb, 1913),拟毛刺属(Paratrichodorus Siddiqi, 1974),单毛刺属(Monotrichodorus Andrassy, 1976)和异毛刺属(Allotrichodorus Rodriguez-M, Sher Siddiqi, 1978)鉴别特征,列出迄今已描述的94种1亚种和1裸名种的名录。
概述了毛刺科及毛刺属(Trichodorus Cobb, 1913),拟毛刺属(Paratrichodorus Siddiqi, 1974),单毛刺属(Monotrichodorus Andrassy, 1976)和异毛刺属(Allotrichodorus Rodriguez-M, Sher Siddiqi, 1978)鉴别特征,列出迄今已描述的94种1亚种和1裸名种的名录。
2001, 16(2): 154-159.
摘要:
系统地综述了水稻稻瘟病菌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DNA指纹分析的宗亲群与毒性关系的可靠性。
系统地综述了水稻稻瘟病菌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DNA指纹分析的宗亲群与毒性关系的可靠性。
2001, 16(2): 160-166.
摘要:
对自然状态下能侵染烟草的病毒种类及其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这些病毒分别来自7科10属23种、未定科4属8种和分类地位至今尚未确定的1种,共计32种。
对自然状态下能侵染烟草的病毒种类及其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这些病毒分别来自7科10属23种、未定科4属8种和分类地位至今尚未确定的1种,共计3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