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Ling QIAN, Jiangyun TONG, Jianqing REN, et al. Effects of Plant Immune Protein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Fruit Quality and Yield of Strawberry[J].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18, 33(1): 163-167. DOI: 10.12101/j.issn.1004-390X(n).201610029 |
[1] |
张雯丽. 中国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思考[J]. 农业展望, 2012(2): 30.
|
[2] |
邱德文.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 16(1): 42.
|
[3] |
黄志农, 于耀平, 刘小玲, 等. 新型生物农药——植物激活蛋白的应用效果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3): 121.
|
[4] |
陈丽丽, 古燕翔, 谷培云, 等.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15(9): 44.
|
[5] |
邱德文, 杨秀芬, 刘峥, 等. 植物激活蛋白对烟草抗病促生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烟草学, 2005, 11(6): 33.
|
[6] |
葛智文, 张征, 罗军武, 等. 植物免疫蛋白对茶叶产量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47(5): 682.
|
[7] |
张丽光, 李丹, 刘磊, 等. 不同施肥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养分效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2): 117.
|
[8] |
刘铁宁, 徐彩龙, 谷利敏, 等. 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去叶对不同株型夏玉米群体及单叶光合性能的调控[J]. 作物学报, 2014(1): 143.
|
[9] |
黄亚萍, 海江波, 罗宏博, 等. 不同种植模式及追肥水平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5(9): 43. doi: 10.7606/j.issn.1004-1389.2015.09.007
|
[10] |
李辉, 白丹, 张卓, 等. 羊草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 2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11-1865
|
[11] |
唐恒朋, 钱晓刚, 李莉婕, 等. 不同施氮水平辣椒单叶光谱特征及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29(10): 2326. DOI: 10.16213/j.cnki.scjas.2016.10.013.
|
[12] |
宋廷宇, 陈赫楠, 常雪, 等. 2个薄皮甜瓜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4): 129.
|
[13] |
李敏夏, 张林森, 李丙智, 等. 苹果叶片高光谱特性与叶绿素含量和 SPAD 值的关系[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2): 36.
|
[14] |
陈根云, 陈娟, 许大全. 关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关系的思考[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 46(1): 64. DOI: 10.13592/j.cnki.ppj.2010.01.007.
|
[15] |
陈丽丽, 古燕翔, 谷培云, 等. 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彩椒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5(17): 32.
|
[16] |
杨爽, 李海鹏, 杨培鑑, 等. 微生物菌肥对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4(11): 166.
|
[17] |
王小琳, 徐明辉, 陈世昌, 等.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温室重茬草莓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7): 351.
|
[18] |
成学慧. 三种叶面肥对设施栽培葡萄与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2: 35.
|
[19] |
程建军, 高照全, 吴晓云, 等. 不同叶龄草莓叶片光合能力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26): 1279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2.26.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