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9卷4期
2014, 29(4): 473-475.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01
摘要:
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自交系冀161的育性、恢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冀161对黄早四、Mo17背景下的CMS-S,CMS-M,CMS-21A,CMS-Rb,CMS-Bb,CMS-Es,CMS-R不育胞质分别呈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不育性保持。冀161同不育材料一次测交与再次回交的育性测定结果相同。自交系冀161可作为CMS-C和CMS-S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为利用多胞质进行不育化制种提供了条件。
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自交系冀161的育性、恢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冀161对黄早四、Mo17背景下的CMS-S,CMS-M,CMS-21A,CMS-Rb,CMS-Bb,CMS-Es,CMS-R不育胞质分别呈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不育性保持。冀161同不育材料一次测交与再次回交的育性测定结果相同。自交系冀161可作为CMS-C和CMS-S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为利用多胞质进行不育化制种提供了条件。
2014, 29(4): 476-481.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02
摘要:
为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本文以抗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马铃薯的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等生理指标和马铃薯产量,研究了19份马铃薯材料的抗旱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隶属函数法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能较全面地评价马铃薯的抗旱性,根据隶属函数平均值的大小对马铃薯抗旱性进行了排序,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12,青薯9号、克新6号、393371.58,FL1533,139,冀张薯8号、乐薯1号、Er-1,波S,R9,陇薯2号、下寨65,Pepo 418,552,石引08-1,国外品种2,俄引、Russia 2。
为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本文以抗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马铃薯的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等生理指标和马铃薯产量,研究了19份马铃薯材料的抗旱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隶属函数法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能较全面地评价马铃薯的抗旱性,根据隶属函数平均值的大小对马铃薯抗旱性进行了排序,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12,青薯9号、克新6号、393371.58,FL1533,139,冀张薯8号、乐薯1号、Er-1,波S,R9,陇薯2号、下寨65,Pepo 418,552,石引08-1,国外品种2,俄引、Russia 2。
2014, 29(4): 482-486.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03
摘要:
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防治困难,为了寻找对该虫的生物防治措施,本研究采用浸渍法生物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b10716菌株在15~30 ℃下对该虫三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在15,18,21,24,27,30 ℃下,接种Bb10716菌株1.21×103~1.21×108孢子/mL孢子悬浮液后第10天时大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0±2.32)%~(56.67±3.45)%,(16.67±2.76)%~(76.67±2.65)%,(23.33±2.58)%~(90.00±3.45)%,(33.33±2.25)%~(98.55±3.35)%,(36.67±3.65)%~(98.65±3.33)%,(46.67±3.25)%~(98.98±4.34)%。在15,18,21,24,27,30 ℃条件下,菌株Bb10716对大螟三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是Y=2.68+0.33X(R2=0.92),Y=3.00+0.34X(R2=0.91),Y=3.14+0.38X(R2=0.89),Y=2.79+0.52X(R2=0.91),Y=2.917+0.55X(R2=0.91),Y=3.321+0.58X(R2=0.89);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是9.37×106,6.85×105,8.05×104,9.89×103,3.87×103,1.39×103孢子/mL。在15,18,21,24,27,30℃条件下用1.21×108孢子/mL孢子悬浮液接种后,对大螟三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6.9±1.8),(5.6±0.5),(5.0±0.6),(4.9±0.3),(4.4±0.5),(4.2±0.4)d。综合测定结果,球孢白僵菌Bb10716菌株对甘蔗上大螟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作为甘蔗上大螟幼虫生物制剂开发用菌株。
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防治困难,为了寻找对该虫的生物防治措施,本研究采用浸渍法生物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b10716菌株在15~30 ℃下对该虫三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在15,18,21,24,27,30 ℃下,接种Bb10716菌株1.21×103~1.21×108孢子/mL孢子悬浮液后第10天时大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0±2.32)%~(56.67±3.45)%,(16.67±2.76)%~(76.67±2.65)%,(23.33±2.58)%~(90.00±3.45)%,(33.33±2.25)%~(98.55±3.35)%,(36.67±3.65)%~(98.65±3.33)%,(46.67±3.25)%~(98.98±4.34)%。在15,18,21,24,27,30 ℃条件下,菌株Bb10716对大螟三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是Y=2.68+0.33X(R2=0.92),Y=3.00+0.34X(R2=0.91),Y=3.14+0.38X(R2=0.89),Y=2.79+0.52X(R2=0.91),Y=2.917+0.55X(R2=0.91),Y=3.321+0.58X(R2=0.89);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是9.37×106,6.85×105,8.05×104,9.89×103,3.87×103,1.39×103孢子/mL。在15,18,21,24,27,30℃条件下用1.21×108孢子/mL孢子悬浮液接种后,对大螟三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6.9±1.8),(5.6±0.5),(5.0±0.6),(4.9±0.3),(4.4±0.5),(4.2±0.4)d。综合测定结果,球孢白僵菌Bb10716菌株对甘蔗上大螟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作为甘蔗上大螟幼虫生物制剂开发用菌株。
2014, 29(4): 487-493.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04
摘要:
采用漂浮池恒温水培法对47个烟草种质苗期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按照新国家标准相对病情指数抗性评价体系,苗期恒温水培接种鉴定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2个:Coker176和NC102,表现中抗的种质有11个:RGH51,云烟87,Oxford207,MS云烟87,NC95,K326,YH05,云烟108,NC471,NC71和云烟100。津巴布韦引进的KRK22等7个种质表现为高感,其余种质表现为感病或中感。采用相对病情指数(RDI)和病情指数(DI),与原行业标准(4档抗性划分)和新国家标准(6档抗性划分)等5种抗性评价体系,比较了多个种质鉴定结果的稳定性结果显示,行标-RDI体系和国标-RDI体系鉴定结果的稳定性较高。
采用漂浮池恒温水培法对47个烟草种质苗期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按照新国家标准相对病情指数抗性评价体系,苗期恒温水培接种鉴定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2个:Coker176和NC102,表现中抗的种质有11个:RGH51,云烟87,Oxford207,MS云烟87,NC95,K326,YH05,云烟108,NC471,NC71和云烟100。津巴布韦引进的KRK22等7个种质表现为高感,其余种质表现为感病或中感。采用相对病情指数(RDI)和病情指数(DI),与原行业标准(4档抗性划分)和新国家标准(6档抗性划分)等5种抗性评价体系,比较了多个种质鉴定结果的稳定性结果显示,行标-RDI体系和国标-RDI体系鉴定结果的稳定性较高。
2014, 29(4): 494-499.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05
摘要:
2012年 1-12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花卉示范园区,系统调查了菊花种苗种植场种植的不同菊花种苗上的蓟马种类,同时利用蓝板监测了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在主要菊花品种‘神马’、‘农白扇’、‘富士’、‘优香’、‘寄之空’、‘金扇’、‘精の一世’等上,共采集蓟马成虫标本558头,经鉴定有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烟蓟马(Thrips tabaci)、棕榈蓟马(Thrips palmi)、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其中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共采集到544头,占绝对优势,所占比例达97.5%。不同菊花种苗上的蓟马种类稍有不同,其中西花蓟马在调查的菊花种苗上均有采集到,而棕榈蓟马仅在‘寄之空’和‘精の一世’上采集到,烟蓟马和黄胸蓟马仅在‘寄之空’上采集到。西花蓟马的种群季节动态调查结果显示,西花蓟马在菊花种苗上的发生高峰期为4月末至6月初,西花蓟马在不同品种菊花种苗上的数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不同品种上的虫量差异不显著。而定植于不同棚中、不同定植时间的同一品种菊花种苗在同一时间段内西花蓟马的数量差异显著,定植日期较早的棚内西花蓟马的虫量高于定植日期晚的棚中的虫量。本研究结果为菊花种苗蓟马的综合防治提供基础信息。
2012年 1-12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花卉示范园区,系统调查了菊花种苗种植场种植的不同菊花种苗上的蓟马种类,同时利用蓝板监测了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在主要菊花品种‘神马’、‘农白扇’、‘富士’、‘优香’、‘寄之空’、‘金扇’、‘精の一世’等上,共采集蓟马成虫标本558头,经鉴定有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烟蓟马(Thrips tabaci)、棕榈蓟马(Thrips palmi)、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其中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共采集到544头,占绝对优势,所占比例达97.5%。不同菊花种苗上的蓟马种类稍有不同,其中西花蓟马在调查的菊花种苗上均有采集到,而棕榈蓟马仅在‘寄之空’和‘精の一世’上采集到,烟蓟马和黄胸蓟马仅在‘寄之空’上采集到。西花蓟马的种群季节动态调查结果显示,西花蓟马在菊花种苗上的发生高峰期为4月末至6月初,西花蓟马在不同品种菊花种苗上的数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不同品种上的虫量差异不显著。而定植于不同棚中、不同定植时间的同一品种菊花种苗在同一时间段内西花蓟马的数量差异显著,定植日期较早的棚内西花蓟马的虫量高于定植日期晚的棚中的虫量。本研究结果为菊花种苗蓟马的综合防治提供基础信息。
2014, 29(4): 500-503.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06
摘要:
为发展竹产业,德宏州自1999年从广东省引种种植麻竹,陇川等地气候适宜麻竹生长,引种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生长迅速,但麻竹成林后却出现不少麻竹严重枯死的情况。本文从现场调查、室内分离、病原接种等方面研究得出德宏州麻竹枯死的主要致病菌是Fusarium spp.和Arthrinium phaeospermum;病因是由取食、产卵于麻竹的象甲科等害虫和Fusarium spp.,A.phaeospermum等病菌复合引起;发病过程是虫害导致伤口,病菌再从伤口侵入,最后由多种病菌、害虫复合危害,造成麻竹严重枯死,并将该病害定名为麻竹干枯病。
为发展竹产业,德宏州自1999年从广东省引种种植麻竹,陇川等地气候适宜麻竹生长,引种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生长迅速,但麻竹成林后却出现不少麻竹严重枯死的情况。本文从现场调查、室内分离、病原接种等方面研究得出德宏州麻竹枯死的主要致病菌是Fusarium spp.和Arthrinium phaeospermum;病因是由取食、产卵于麻竹的象甲科等害虫和Fusarium spp.,A.phaeospermum等病菌复合引起;发病过程是虫害导致伤口,病菌再从伤口侵入,最后由多种病菌、害虫复合危害,造成麻竹严重枯死,并将该病害定名为麻竹干枯病。
2014, 29(4): 504-507.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07
摘要:
从艾草根茎接合部位分离内生放线菌,采用对峙培养初筛和发酵液复筛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并对选出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了内生放线菌10株,其中70%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以Ac10和Ac16的抑菌活性最强(PPMicropolyspora angiospora),Ac16为天蓝褐链霉菌放线菌素变种(Streptomyces coeruleofuscus var. actinomycini)。
从艾草根茎接合部位分离内生放线菌,采用对峙培养初筛和发酵液复筛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并对选出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了内生放线菌10株,其中70%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以Ac10和Ac16的抑菌活性最强(PPMicropolyspora angiospora),Ac16为天蓝褐链霉菌放线菌素变种(Streptomyces coeruleofuscus var. actinomycini)。
2014, 29(4): 508-513.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08
摘要:
CO2体积分数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CO2体积分数升高对西花蓟马主要寄主(三叶草、辣椒、茼蒿、玉米、康乃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体积分数升高后5种寄主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降低;其中降低率最多的是三叶草,而降低率最少的是康乃馨。除康乃馨外,其余4种植物的种子活力指数均随着CO2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三叶草的种子活力指数下降最多,为56.1%。康乃馨、辣椒、三叶草的根长均随CO2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康乃馨根长增加值最大,为66.5%。高体积分数CO2导致康乃馨的根冠比显著增加,而对其余4种植物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CO2体积分数升高对不同生育期植物的影响积累资料,同时为CO2体积分数升高对西花蓟马取食行为的影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CO2体积分数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CO2体积分数升高对西花蓟马主要寄主(三叶草、辣椒、茼蒿、玉米、康乃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体积分数升高后5种寄主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降低;其中降低率最多的是三叶草,而降低率最少的是康乃馨。除康乃馨外,其余4种植物的种子活力指数均随着CO2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三叶草的种子活力指数下降最多,为56.1%。康乃馨、辣椒、三叶草的根长均随CO2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康乃馨根长增加值最大,为66.5%。高体积分数CO2导致康乃馨的根冠比显著增加,而对其余4种植物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CO2体积分数升高对不同生育期植物的影响积累资料,同时为CO2体积分数升高对西花蓟马取食行为的影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014, 29(4): 514-520.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09
摘要:
为探明蚕豆不同间作体系和种植密度对结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调查了蚕豆//小麦、蚕豆//油菜、蚕豆//大蒜、单作蚕豆、单作小麦、单作油菜和单作大蒜在20,30,45 cm等3种行距下蚕豆和间作作物的根瘤重、生物量和株高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对蚕豆结瘤的影响因种植密度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效应。种植行距为20~30 cm时,与大蒜间作的蚕豆根瘤重显著高于其他间作和蚕豆单作的处理;当间距为45 cm时,单作蚕豆的根瘤重要显著高于间作的处理。同样,间作的蚕豆地上部生物量也与种植密度有关。在间作间距介于20~30 cm,小麦促进蚕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油菜在种植间距为20 cm时抑制蚕豆生长。与蚕豆间作基本不抑制作物生长,当间作间距分别为30,45 cm时,蚕豆显著促进油菜和小麦的地上部干重的增加。结果表明,大蒜促进蚕豆结瘤效果最明显,而30 cm的间距对间作作物双方生物量的影响最轻。
为探明蚕豆不同间作体系和种植密度对结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调查了蚕豆//小麦、蚕豆//油菜、蚕豆//大蒜、单作蚕豆、单作小麦、单作油菜和单作大蒜在20,30,45 cm等3种行距下蚕豆和间作作物的根瘤重、生物量和株高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对蚕豆结瘤的影响因种植密度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效应。种植行距为20~30 cm时,与大蒜间作的蚕豆根瘤重显著高于其他间作和蚕豆单作的处理;当间距为45 cm时,单作蚕豆的根瘤重要显著高于间作的处理。同样,间作的蚕豆地上部生物量也与种植密度有关。在间作间距介于20~30 cm,小麦促进蚕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油菜在种植间距为20 cm时抑制蚕豆生长。与蚕豆间作基本不抑制作物生长,当间作间距分别为30,45 cm时,蚕豆显著促进油菜和小麦的地上部干重的增加。结果表明,大蒜促进蚕豆结瘤效果最明显,而30 cm的间距对间作作物双方生物量的影响最轻。
2014, 29(4): 521-527.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0
摘要:
为探讨三七(Panax notoginseng)对不同光照强度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本研究以二年生三七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长特性、叶片解剖结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处理120 d后,透光率为5.10%荫棚下三七株高、叶面积、茎粗均显著高于其他遮阴处理(P<0.05)。随着光强降低,三七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根生物量比、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随之减小,而其叶生物量比、茎生物量比及水分利用速率却随之增大。透光率为46.5%~5.10%荫棚下,随着透光率的减小,三七净光合速率随之增大,暗呼吸速率随之减小,但在最低透光率2.80%的环境下,三七其净光合速率反而减小,暗呼吸速率反而增大。综合来看,三七表现出典型喜阴植物的特征,在光照强度相对较低的生长环境下三七的净光合速率较高,生长表现较好,根生物量积累较多。
为探讨三七(Panax notoginseng)对不同光照强度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本研究以二年生三七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长特性、叶片解剖结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处理120 d后,透光率为5.10%荫棚下三七株高、叶面积、茎粗均显著高于其他遮阴处理(P<0.05)。随着光强降低,三七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根生物量比、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随之减小,而其叶生物量比、茎生物量比及水分利用速率却随之增大。透光率为46.5%~5.10%荫棚下,随着透光率的减小,三七净光合速率随之增大,暗呼吸速率随之减小,但在最低透光率2.80%的环境下,三七其净光合速率反而减小,暗呼吸速率反而增大。综合来看,三七表现出典型喜阴植物的特征,在光照强度相对较低的生长环境下三七的净光合速率较高,生长表现较好,根生物量积累较多。
2014, 29(4): 528-532.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1
摘要:
以重瓣紫罗兰“艾达”切花为材料,采用8种不同保鲜剂(清水和可利鲜为对照)进行切花瓶插处理,研究不同保鲜剂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切花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脯氨酸(Pro)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比较分析,以处理①[1%蔗糖+200 mg/L 8-HQS+25 mg/L AgNO3+50 mg/L Al2(SO4)3+25 mg/L SA] 表现最佳,既能延长紫罗兰的瓶插期,达到19 d,比清水对照延长了10 d,比可利鲜延长了6 d,又能较好地保持其花瓣、叶片形态及色泽。
以重瓣紫罗兰“艾达”切花为材料,采用8种不同保鲜剂(清水和可利鲜为对照)进行切花瓶插处理,研究不同保鲜剂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切花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脯氨酸(Pro)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比较分析,以处理①[1%蔗糖+200 mg/L 8-HQS+25 mg/L AgNO3+50 mg/L Al2(SO4)3+25 mg/L SA] 表现最佳,既能延长紫罗兰的瓶插期,达到19 d,比清水对照延长了10 d,比可利鲜延长了6 d,又能较好地保持其花瓣、叶片形态及色泽。
2014, 29(4): 533-539.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2
摘要:
为克服杜鹃远缘杂交受精后障碍,提高杜鹃杂交胚的萌发率,本研究以南京地区栽培的映山红、满山红、马银花和锦绣杜鹃为母本,以云南、浙江等地的野生杜鹃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胚进行了最佳初代基本培养基类型的探讨,同时观察了基因型及胚龄对杂交胚萌发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杂交组合的杂交胚在WPM基本培养基中萌发率高,生长势好,其次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适宜的杂交组合数仅次于WPM基本培养基。基因型及胚龄对杂交胚的萌发率及成苗途径均有显著影响。同一杂交组合,母株及花粉种源地的差异也会影响杂交胚的萌发。不同杂交组合,最适宜胚拯救时期也不同,并且对于大多数组合的杂交胚而言,幼龄胚更易形成愈伤组织,相对成熟的胚更易形成苗。
为克服杜鹃远缘杂交受精后障碍,提高杜鹃杂交胚的萌发率,本研究以南京地区栽培的映山红、满山红、马银花和锦绣杜鹃为母本,以云南、浙江等地的野生杜鹃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胚进行了最佳初代基本培养基类型的探讨,同时观察了基因型及胚龄对杂交胚萌发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杂交组合的杂交胚在WPM基本培养基中萌发率高,生长势好,其次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适宜的杂交组合数仅次于WPM基本培养基。基因型及胚龄对杂交胚的萌发率及成苗途径均有显著影响。同一杂交组合,母株及花粉种源地的差异也会影响杂交胚的萌发。不同杂交组合,最适宜胚拯救时期也不同,并且对于大多数组合的杂交胚而言,幼龄胚更易形成愈伤组织,相对成熟的胚更易形成苗。
2014, 29(4): 540-543.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3
摘要:
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基质、激素种类、激素质量浓度及浸泡时间对通关藤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一套较优的扦插方案,为通关藤的扦插繁殖提供一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影响通关藤插穗生根率4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激素质量浓度>激素种类>浸泡时间>基质;(2)各因素的最佳处理水平分别是:激素种类为吲哚丁酸,激素质量浓度为300 mg/L,浸泡时间为2 h,扦插基质为河沙+泥炭+珍珠岩(3:4:3,体积比);(3)综合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3个指标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认为9个试验处理中通关藤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的是:激素种类为吲哚丁酸(IBA),激素质量浓度200 mg/L,浸泡时间2 h,扦插基质为河沙+泥炭+珍珠岩(3:4:3),在该处理组合下通关藤插穗的生根率为78.3%,平均生根数为7.4条,平均根长为4.2 cm。
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基质、激素种类、激素质量浓度及浸泡时间对通关藤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一套较优的扦插方案,为通关藤的扦插繁殖提供一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影响通关藤插穗生根率4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激素质量浓度>激素种类>浸泡时间>基质;(2)各因素的最佳处理水平分别是:激素种类为吲哚丁酸,激素质量浓度为300 mg/L,浸泡时间为2 h,扦插基质为河沙+泥炭+珍珠岩(3:4:3,体积比);(3)综合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3个指标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认为9个试验处理中通关藤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的是:激素种类为吲哚丁酸(IBA),激素质量浓度200 mg/L,浸泡时间2 h,扦插基质为河沙+泥炭+珍珠岩(3:4:3),在该处理组合下通关藤插穗的生根率为78.3%,平均生根数为7.4条,平均根长为4.2 cm。
2014, 29(4): 544-548.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4
摘要:
由于焊接部位受不均匀的加热及冷却,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和变形,它影响着马铃薯收获机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焊接结构破坏事故许多是由焊接应力和变形所引起。为了提高马铃薯收获机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简化焊条电弧焊焊接的实验过程,本文运用Simufact-Welding软件对马铃薯收获机中T形平角焊接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焊件完全约束和不完全约束两种方法下用焊条电弧焊焊接时焊件的温度、变形和应力。结果表明:该仿真过程中,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焊件装夹方法得到不同结果的焊接温度、变形和应力。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焊件完全约束方法下焊缝处的平均主应力比焊件不完全约束方法下焊缝处的平均主应力普遍显著;焊接过程中,前者方法下收弧时的最高温度比后者方法下收弧时的最高温度值小,前者方法焊缝处的合变形比后者方法焊缝处的合变形小。
由于焊接部位受不均匀的加热及冷却,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和变形,它影响着马铃薯收获机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焊接结构破坏事故许多是由焊接应力和变形所引起。为了提高马铃薯收获机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简化焊条电弧焊焊接的实验过程,本文运用Simufact-Welding软件对马铃薯收获机中T形平角焊接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焊件完全约束和不完全约束两种方法下用焊条电弧焊焊接时焊件的温度、变形和应力。结果表明:该仿真过程中,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焊件装夹方法得到不同结果的焊接温度、变形和应力。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焊件完全约束方法下焊缝处的平均主应力比焊件不完全约束方法下焊缝处的平均主应力普遍显著;焊接过程中,前者方法下收弧时的最高温度比后者方法下收弧时的最高温度值小,前者方法焊缝处的合变形比后者方法焊缝处的合变形小。
2014, 29(4): 549-552.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5
摘要: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压力容器产生疲劳失效事故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压力容器的疲劳分析设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压力容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压力容器的危险部位,即压力容器支座附近及壳体两端和中间部位。并对压力容器在不同壁厚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随着壁厚不断增加,压力容器的等效Mises应力呈减小趋势,不同的壁厚可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设计者可根据具体实际需要选择最佳壁厚。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压力容器产生疲劳失效事故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压力容器的疲劳分析设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压力容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压力容器的危险部位,即压力容器支座附近及壳体两端和中间部位。并对压力容器在不同壁厚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随着壁厚不断增加,压力容器的等效Mises应力呈减小趋势,不同的壁厚可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设计者可根据具体实际需要选择最佳壁厚。
2014, 29(4): 553-557.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6
摘要:
将全局搜索能力强的差分进化算法与局部搜索能力强的单纯形算法结合起来,构成差分-单纯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各向异性含水层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各向异性条件下的含水层参数。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差分-单纯形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求解各向异性含水层的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计算精度高、运算速度快与实测数据拟合效果好等优点。
将全局搜索能力强的差分进化算法与局部搜索能力强的单纯形算法结合起来,构成差分-单纯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各向异性含水层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各向异性条件下的含水层参数。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差分-单纯形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求解各向异性含水层的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各向异性含水层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计算精度高、运算速度快与实测数据拟合效果好等优点。
2014, 29(4): 558-561.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7
摘要:
建筑物楼板设计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欠性的要求,以往工程师在楼板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其适用性仅对变形进行验算,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还强调注重舒适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均新增了楼盖结构舒适度限值条件。本文从楼板的厚度、长宽比等影响楼盖结构舒适度因素入手,找出尺寸与振动舒适度的关系,给出了简易、实用计算公式和方法,其计算结果同实际吻合,可为楼盖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建筑物楼板设计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欠性的要求,以往工程师在楼板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其适用性仅对变形进行验算,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还强调注重舒适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均新增了楼盖结构舒适度限值条件。本文从楼板的厚度、长宽比等影响楼盖结构舒适度因素入手,找出尺寸与振动舒适度的关系,给出了简易、实用计算公式和方法,其计算结果同实际吻合,可为楼盖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2014, 29(4): 562-565.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8
摘要:
粗粒土工程性质受其粗颗粒含量的影响,粗颗粒破碎后的级配重分布又会对其强度和变形产生影响。通过制备不同最大粒径组(≥40~60 mm)的土样进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和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粗粒(≥40~60 mm)含量小于35%时,粗粒土的内摩擦角不受粗粒含量影响。黏聚力随着粗粒含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粗粒含量为25%左右时,曲线出现峰值,即粗粒含量达到25%时的黏聚力最大。增加最大粒径的含量有利于减小土的压缩性。三轴试验由于剪切作用使得颗粒破碎率较大,而固结试验即使垂直压力很大其破碎率也较小,表明颗粒破碎与剪切面的形成密切相关。
粗粒土工程性质受其粗颗粒含量的影响,粗颗粒破碎后的级配重分布又会对其强度和变形产生影响。通过制备不同最大粒径组(≥40~60 mm)的土样进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和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粗粒(≥40~60 mm)含量小于35%时,粗粒土的内摩擦角不受粗粒含量影响。黏聚力随着粗粒含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粗粒含量为25%左右时,曲线出现峰值,即粗粒含量达到25%时的黏聚力最大。增加最大粒径的含量有利于减小土的压缩性。三轴试验由于剪切作用使得颗粒破碎率较大,而固结试验即使垂直压力很大其破碎率也较小,表明颗粒破碎与剪切面的形成密切相关。
2014, 29(4): 566-571.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19
摘要: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小溪塔至鸦雀岭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中遇到的膨胀土问题,通过掺风化砂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处理,展开了系统的室内加州承载比(CBR)试验研究,探讨了改良膨胀土CBR值与风化砂掺量、初始含水率以及击实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风化砂掺量的提高,膨胀土CBR值逐渐增大,适当的提高击实功可以有效提高膨胀土CBR值;(2)初始含水率对改良膨胀土的CBR值影响较大,各风化砂掺量下改良膨胀土CBR峰值所对应的初始含水率略大于各自的最佳含水率,当初始含水率继续增大时,CBR值迅速降低。(3)掺风化砂可有效抑制CBR膨胀率,各风化砂掺量下改良膨胀土CBR膨胀率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逐渐下降,水稳定性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逐渐增强。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小溪塔至鸦雀岭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中遇到的膨胀土问题,通过掺风化砂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处理,展开了系统的室内加州承载比(CBR)试验研究,探讨了改良膨胀土CBR值与风化砂掺量、初始含水率以及击实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风化砂掺量的提高,膨胀土CBR值逐渐增大,适当的提高击实功可以有效提高膨胀土CBR值;(2)初始含水率对改良膨胀土的CBR值影响较大,各风化砂掺量下改良膨胀土CBR峰值所对应的初始含水率略大于各自的最佳含水率,当初始含水率继续增大时,CBR值迅速降低。(3)掺风化砂可有效抑制CBR膨胀率,各风化砂掺量下改良膨胀土CBR膨胀率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逐渐下降,水稳定性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逐渐增强。
2014, 29(4): 572-577.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0
摘要:
锦屏水电站骨料级配的生产与使用存在冲突,特大石、大石偏少使工程进度滞后,小石偏多造成弃料浪费。为平衡冲突,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有必要对骨料级配进行优化。试验通过最佳密度曲线理论确定级配优化组合,对比基准配合比,分析不同级配组合对大坝混凝土浮浆厚度、保塑性和强度等性能方面的影响,对四级配骨料进行优化。得出骨料级配优化为27:23:25:25或27:23:30:20(小石:中石:大石:特大石),优化后的骨料级配满足骨料生产能力和工程施工需要,达到了解决料源平衡,避免了小石弃料浪费现象,节约了工程成本。
锦屏水电站骨料级配的生产与使用存在冲突,特大石、大石偏少使工程进度滞后,小石偏多造成弃料浪费。为平衡冲突,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有必要对骨料级配进行优化。试验通过最佳密度曲线理论确定级配优化组合,对比基准配合比,分析不同级配组合对大坝混凝土浮浆厚度、保塑性和强度等性能方面的影响,对四级配骨料进行优化。得出骨料级配优化为27:23:25:25或27:23:30:20(小石:中石:大石:特大石),优化后的骨料级配满足骨料生产能力和工程施工需要,达到了解决料源平衡,避免了小石弃料浪费现象,节约了工程成本。
2014, 29(4): 578-585.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1
摘要:
群落物种组成的时空变化(β多样性)是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客观描述群落组成及其变化是群落生态学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生态系统功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前提。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简析了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数量结构,进一步明确β多样性的量化含义,归纳和对比了3类β多样性指标,综合对比结果表明:(1)基于α多样性的β多样性指标代表了经典群落β多样性含义,计算简洁,但未考虑群落组成结构,且不能进一步解释群落结构变化的原因;(2)基于相似性指数的β多样性指标直观地表述了群落结构的变化幅度,并为β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量化基础,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β多样性评价方法;(3)基于模型的β多样性参数可综合时空动态信息描述群落的组成及变化,其将是群落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鉴于实践的困难目前研究较有限。
群落物种组成的时空变化(β多样性)是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客观描述群落组成及其变化是群落生态学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生态系统功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前提。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简析了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数量结构,进一步明确β多样性的量化含义,归纳和对比了3类β多样性指标,综合对比结果表明:(1)基于α多样性的β多样性指标代表了经典群落β多样性含义,计算简洁,但未考虑群落组成结构,且不能进一步解释群落结构变化的原因;(2)基于相似性指数的β多样性指标直观地表述了群落结构的变化幅度,并为β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量化基础,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β多样性评价方法;(3)基于模型的β多样性参数可综合时空动态信息描述群落的组成及变化,其将是群落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鉴于实践的困难目前研究较有限。
2014, 29(4): 586-590.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2
摘要:
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是促使自然界物种多样化的重要途径。相比以往使用生态或表型特征数据,使用DNA序列数据检验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所得的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本文主要从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条件、物种形成过程中超亲分离的作用、使用序列数据检验同倍体杂交物种的方法等方面概述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最新研究进展。下一代测序技术和新统计方法的发展将加深对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过程的理解。
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是促使自然界物种多样化的重要途径。相比以往使用生态或表型特征数据,使用DNA序列数据检验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所得的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本文主要从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条件、物种形成过程中超亲分离的作用、使用序列数据检验同倍体杂交物种的方法等方面概述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最新研究进展。下一代测序技术和新统计方法的发展将加深对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过程的理解。
2014, 29(4): 591-596.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3
摘要:
H+-PPase是一类将焦磷酸水解与质子转运相耦联的焦磷酸酶。在植物中,主要定位在液泡膜,少量定位于细胞质膜,除具有酸化液泡、有助于有毒离子的液泡区室化功能外,还有调控质膜H+-ATPase介导的根际酸化,促进氮、磷吸收的功能。本文就植物“液泡膜”H+-PPase的定位、结构与性质、调控与作用机制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利用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使研究者系统地了解“液泡膜”H+-PPase的研究进展,为未来通过调控H+-PPase的表达来改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盐耐旱能力、氮、磷肥的利用效率等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H+-PPase是一类将焦磷酸水解与质子转运相耦联的焦磷酸酶。在植物中,主要定位在液泡膜,少量定位于细胞质膜,除具有酸化液泡、有助于有毒离子的液泡区室化功能外,还有调控质膜H+-ATPase介导的根际酸化,促进氮、磷吸收的功能。本文就植物“液泡膜”H+-PPase的定位、结构与性质、调控与作用机制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利用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使研究者系统地了解“液泡膜”H+-PPase的研究进展,为未来通过调控H+-PPase的表达来改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盐耐旱能力、氮、磷肥的利用效率等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2014, 29(4): 597-601.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4
摘要:
抚仙湖作为云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入湖污染负荷不断加剧,2010年抚仙湖流域旅游污水负荷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产生量分别占水环境承载力的3.7%,13.3%,15.2%,入湖量则分别占水环境承载力的2.6%,9.3%,11.0%。随着抚仙湖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多,到2015年,抚仙湖流域预测旅游污水负荷COD,TN,TP的产生量、入湖量将迅速增长,它们在水环境承载力中的比例也将大幅提高。本文从旅游业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综述并分析了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以保护抚仙湖Ⅰ类水质为基础、整合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为实现抚仙湖生态旅游真正可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抚仙湖作为云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入湖污染负荷不断加剧,2010年抚仙湖流域旅游污水负荷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产生量分别占水环境承载力的3.7%,13.3%,15.2%,入湖量则分别占水环境承载力的2.6%,9.3%,11.0%。随着抚仙湖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多,到2015年,抚仙湖流域预测旅游污水负荷COD,TN,TP的产生量、入湖量将迅速增长,它们在水环境承载力中的比例也将大幅提高。本文从旅游业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综述并分析了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以保护抚仙湖Ⅰ类水质为基础、整合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为实现抚仙湖生态旅游真正可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014, 29(4): 602-605.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5
摘要:
对紫茎泽兰根际分离到细菌ZJZL-1进行形态结构鉴定、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扩增16s rDNA序列并进行分析,初步确定ZJZL-1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序列登录号:KF658192)。ZJZL-1接种盆栽烟草测定其定殖效果及对烟草促生作用。定殖试验结果表明ZJZL-1能在烟株根部成功定殖,35 d后处于6.8103 CFU/g的相对稳定状态;促生试验发现ZJZL-1接种的烟株比对照在中部、上部叶片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在不同程度上增加,表明ZJZL-1能促进烟株对P元素和K元素的吸收。
对紫茎泽兰根际分离到细菌ZJZL-1进行形态结构鉴定、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扩增16s rDNA序列并进行分析,初步确定ZJZL-1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序列登录号:KF658192)。ZJZL-1接种盆栽烟草测定其定殖效果及对烟草促生作用。定殖试验结果表明ZJZL-1能在烟株根部成功定殖,35 d后处于6.8103 CFU/g的相对稳定状态;促生试验发现ZJZL-1接种的烟株比对照在中部、上部叶片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在不同程度上增加,表明ZJZL-1能促进烟株对P元素和K元素的吸收。
2014, 29(4): 606-609.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6
摘要:
报道我国柱盘孢属1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新种为凤仙花(Amaranthus spinosus)上的凤仙花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amaranthi),中国新记录种为见血风喉(Antiaris toxicaria)上的斑污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maculans)。对此二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图解和讨论。研究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
报道我国柱盘孢属1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新种为凤仙花(Amaranthus spinosus)上的凤仙花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amaranthi),中国新记录种为见血风喉(Antiaris toxicaria)上的斑污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maculans)。对此二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图解和讨论。研究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
2014, 29(4): 610-613.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7
摘要:
筛选抑制小桐子溃疡病的内生细菌,为进一步筛选促生长及抗病内生细菌奠定基础。利用组织破碎、稀释涂布法及对峙培养法从小桐子根、茎、叶筛选抑制小桐子溃疡病的内生细菌,然后通过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从小桐子根、茎、叶分别获得15株、14株、16株内生细菌,表明小桐子内生细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差异性;从根、茎、叶分别筛选到3株、6株、2株等11株拮抗菌以及5株、2株、3株等10株营养竞争菌,表明不同功能内生细菌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组织差异性。芽孢杆菌Wx-1和短芽孢杆菌Wx-4的相对抑菌率达35%以上,具有一定的潜在生防价值。
筛选抑制小桐子溃疡病的内生细菌,为进一步筛选促生长及抗病内生细菌奠定基础。利用组织破碎、稀释涂布法及对峙培养法从小桐子根、茎、叶筛选抑制小桐子溃疡病的内生细菌,然后通过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从小桐子根、茎、叶分别获得15株、14株、16株内生细菌,表明小桐子内生细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差异性;从根、茎、叶分别筛选到3株、6株、2株等11株拮抗菌以及5株、2株、3株等10株营养竞争菌,表明不同功能内生细菌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组织差异性。芽孢杆菌Wx-1和短芽孢杆菌Wx-4的相对抑菌率达35%以上,具有一定的潜在生防价值。
2014, 29(4): 614-618.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8
摘要:
化肥偏生产力(PFP)是反映当地土壤基础养分水平和化肥施用量综合效应的重要指标。本文在2008-2009两年对云南省11个州/市13个县/市的212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马铃薯的肥料施用现状、化肥PFP及农户施肥合理性。结果表明,马铃薯生产中总养分投入量为546.4 kg/hm2,其中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285.4,149.1,111.9 kg/hm2;化肥占总养分的比例为65.2%;马铃薯的化肥偏生产力为82.3 kg/kg,其中氮(N)、磷(P2O5)和钾肥(K2O)的偏生产力分别为158.7,278.0 ,416.3 kg/kg。以氮(N)、磷(P2O5)和钾(K2O)肥的投入量分别为150~250,45~90,90~120 kg/hm2作为合理施肥范围,则云南省马铃薯合理施氮、磷、钾的农户分别占总调查农户的21.6%,30.7%,10.8%。
化肥偏生产力(PFP)是反映当地土壤基础养分水平和化肥施用量综合效应的重要指标。本文在2008-2009两年对云南省11个州/市13个县/市的212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马铃薯的肥料施用现状、化肥PFP及农户施肥合理性。结果表明,马铃薯生产中总养分投入量为546.4 kg/hm2,其中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285.4,149.1,111.9 kg/hm2;化肥占总养分的比例为65.2%;马铃薯的化肥偏生产力为82.3 kg/kg,其中氮(N)、磷(P2O5)和钾肥(K2O)的偏生产力分别为158.7,278.0 ,416.3 kg/kg。以氮(N)、磷(P2O5)和钾(K2O)肥的投入量分别为150~250,45~90,90~120 kg/hm2作为合理施肥范围,则云南省马铃薯合理施氮、磷、钾的农户分别占总调查农户的21.6%,30.7%,10.8%。
2014, 29(4): 619-622.
doi: 10.3969/j.issn.1004-390X(n).2014.04.029
摘要:
采用电热式密集烤箱研究了K326,粤烟97,粤烟98,KRK26上部烟叶的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特点,从而对品种烘烤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326失水均衡性为1.13、叶绿素降解量为87.35%,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最大表明耐烤性相对最差;粤烟97失水均衡性为0.27,叶绿素降解量为86.92%,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且变化平缓表明耐烤性好;粤烟98失水均衡性为0.66,叶绿素降解量为93.71%,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与K326相似;KRK26失水均衡性为0.27,叶绿素降解量为83.575%,表明易烤性较差,多酚氧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定色期,表明耐烤性中等。因此,粤烟97上部烟叶烘烤特性较好,其他3个品种的上部烟叶烘烤特性较差。
采用电热式密集烤箱研究了K326,粤烟97,粤烟98,KRK26上部烟叶的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特点,从而对品种烘烤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326失水均衡性为1.13、叶绿素降解量为87.35%,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最大表明耐烤性相对最差;粤烟97失水均衡性为0.27,叶绿素降解量为86.92%,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且变化平缓表明耐烤性好;粤烟98失水均衡性为0.66,叶绿素降解量为93.71%,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与K326相似;KRK26失水均衡性为0.27,叶绿素降解量为83.575%,表明易烤性较差,多酚氧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定色期,表明耐烤性中等。因此,粤烟97上部烟叶烘烤特性较好,其他3个品种的上部烟叶烘烤特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