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3卷4期
显示方式: |
1998, 13(4): 341-346.
摘要:
通过有阻尼多自由度振系幅频响应表达式的分析,获得较准确的最佳减振器结构参数计算公式及完全消振条件.从而实现在无需建立主振系动力学模型的情况下,通过测量主振系动力响应来进行动力调谐减振器的设计计算.
通过有阻尼多自由度振系幅频响应表达式的分析,获得较准确的最佳减振器结构参数计算公式及完全消振条件.从而实现在无需建立主振系动力学模型的情况下,通过测量主振系动力响应来进行动力调谐减振器的设计计算.
1998, 13(4): 347-351.
摘要:
选用6个随机引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32份割手密无性系作了多态性分析.并对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割手密野生种具有丰富的RAPD多态性,供试的32份割手密无性系可划分为9个类群.
选用6个随机引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32份割手密无性系作了多态性分析.并对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割手密野生种具有丰富的RAPD多态性,供试的32份割手密无性系可划分为9个类群.
1998, 13(4): 352-356.
摘要:
通过对榆杂29制种亲本特征特性的观察,提出榆杂29制种父母本播种差期以叶龄差为主是实现花期相遇的基础,采取综合农艺措施促使双亲平衡生长是实现花期相遇的保证.对父本单独多施肥以增加颖花数和花粉量是制种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对榆杂29制种亲本特征特性的观察,提出榆杂29制种父母本播种差期以叶龄差为主是实现花期相遇的基础,采取综合农艺措施促使双亲平衡生长是实现花期相遇的保证.对父本单独多施肥以增加颖花数和花粉量是制种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1998, 13(4): 357-359.
摘要:
采用母本开花朵数标定法测定母本的异交结实数.结果表明,寻杂36制种母本始花后不同时段对父本赶粉,产量差异极显着(P0.01);单穗产量变异平方和有79.99%由母本开花朵数决定;以母本始花后70~85min对父本赶粉最适宜.
采用母本开花朵数标定法测定母本的异交结实数.结果表明,寻杂36制种母本始花后不同时段对父本赶粉,产量差异极显着(P0.01);单穗产量变异平方和有79.99%由母本开花朵数决定;以母本始花后70~85min对父本赶粉最适宜.
1998, 13(4): 360-363.
摘要:
报道枝孢属 Cladosporium Link ex Fries 4个新记录种:马丁枝孢 C. martianoffianum Thum,兰科枝孢 C. orchidis E.A.M.B.Elis,狭孢枝孢 C. stenosporum BerkeleyCurtis和黑星状枝孢 C. venturicides Saccardo;附有它们的形态特征和显微结构图.研究标本存云南农业大学植病所真菌标本室(MHYAU).
报道枝孢属 Cladosporium Link ex Fries 4个新记录种:马丁枝孢 C. martianoffianum Thum,兰科枝孢 C. orchidis E.A.M.B.Elis,狭孢枝孢 C. stenosporum BerkeleyCurtis和黑星状枝孢 C. venturicides Saccardo;附有它们的形态特征和显微结构图.研究标本存云南农业大学植病所真菌标本室(MHYAU).
1998, 13(4): 364-368.
摘要:
对云南茶叶上发生危害的茸毒蛾主要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进行了报道.云南茶园内常见的6个茸毒蛾种类,以茶茸毒蛾、皱茸毒蛾和蔚茸毒蛾危害为主.茶茸毒蛾在茶园中1年发生4~5个世代;生长时期完成1个世代需要61.2~71.5d;越冬代长达146.8d.茸毒蛾的综合防治,充分利用茶叶害虫天敌相互作用的生态调控作用,发展生物制剂、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等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尽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或者不用化学农药,建立可持继发展的害虫综合防治体系.
对云南茶叶上发生危害的茸毒蛾主要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进行了报道.云南茶园内常见的6个茸毒蛾种类,以茶茸毒蛾、皱茸毒蛾和蔚茸毒蛾危害为主.茶茸毒蛾在茶园中1年发生4~5个世代;生长时期完成1个世代需要61.2~71.5d;越冬代长达146.8d.茸毒蛾的综合防治,充分利用茶叶害虫天敌相互作用的生态调控作用,发展生物制剂、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等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尽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或者不用化学农药,建立可持继发展的害虫综合防治体系.
1998, 13(4): 369-374.
摘要:
在温室人工接种鉴定了澳大利亚16个棉花种植地区30个棉花黄萎病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根据人工接种5个棉花品种的抗感反应和病情指数,30个供试菌株划分为4种致病类型.致病类型I(3个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致病类型Ⅳ(5个菌株)的致病能力较弱.致病类型Ⅱ(12个菌株)和致病类型Ⅲ(10个菌株)的致病能力中等,为澳大利亚棉花种植地区的主要菌系类型.
在温室人工接种鉴定了澳大利亚16个棉花种植地区30个棉花黄萎病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根据人工接种5个棉花品种的抗感反应和病情指数,30个供试菌株划分为4种致病类型.致病类型I(3个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致病类型Ⅳ(5个菌株)的致病能力较弱.致病类型Ⅱ(12个菌株)和致病类型Ⅲ(10个菌株)的致病能力中等,为澳大利亚棉花种植地区的主要菌系类型.
1998, 13(4): 375-379.
摘要:
报道三七的1种新病害:三七根结线虫病(Panax notogiseng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PRND).病害的典型症状:感染根结线虫的三七植株地上部发黄、矮化,重病株枯死;根系长了大量根结,根结上长有一些短须根.标本采自云南省晋宁县昆阳农场.用形态学,鉴别寄主试验、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电泳等方法鉴定病原线虫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1949).三七根结线虫病和北方根结线虫危害三七在云南省发现属首次报道.
报道三七的1种新病害:三七根结线虫病(Panax notogiseng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PRND).病害的典型症状:感染根结线虫的三七植株地上部发黄、矮化,重病株枯死;根系长了大量根结,根结上长有一些短须根.标本采自云南省晋宁县昆阳农场.用形态学,鉴别寄主试验、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电泳等方法鉴定病原线虫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1949).三七根结线虫病和北方根结线虫危害三七在云南省发现属首次报道.
1998, 13(4): 380-382.
摘要:
为了查清云南板栗实象甲的种类、分布及危害,从1991~1995年,采集了云南省17个地州,92个县(市),151个点(镇、乡、村)所产的板栗,放置养虫盘内,逐日观察记录,收集越冬幼虫(自栗实脱出的老熟幼虫),饲养并进行种类鉴定.发现2种象甲:二斑栗象(Curculio bimaculatus Faust)为省内新记录;柞栎象(Curculio dentipes Roelofs)为国内分布新记录.前者为优势种,后者仅分布于滇中和滇西部分县.百粒被害率从0~86.7%,平均被害率为15%.
为了查清云南板栗实象甲的种类、分布及危害,从1991~1995年,采集了云南省17个地州,92个县(市),151个点(镇、乡、村)所产的板栗,放置养虫盘内,逐日观察记录,收集越冬幼虫(自栗实脱出的老熟幼虫),饲养并进行种类鉴定.发现2种象甲:二斑栗象(Curculio bimaculatus Faust)为省内新记录;柞栎象(Curculio dentipes Roelofs)为国内分布新记录.前者为优势种,后者仅分布于滇中和滇西部分县.百粒被害率从0~86.7%,平均被害率为15%.
1998, 13(4): 383-386.
摘要:
采用高纬海岛型品种日本的轰早生为母本与云南省低纬高原型大穗大粒品系672716为父本,进行杂交而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抗寒新品种云粳27号.
采用高纬海岛型品种日本的轰早生为母本与云南省低纬高原型大穗大粒品系672716为父本,进行杂交而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抗寒新品种云粳27号.
1998, 13(4): 387-391.
摘要:
对云南茶树资源主要性状系统鉴定的结果表明:茶树1芽3叶开展日期与有效积温呈显着相关性;形态特征从乔木到灌木都呈有规律的变化;抗寒性强弱和氨基酸含量与叶片栅栏组织厚/海棉组织厚之值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云南茶树的酯酶同工酶(EST)谱带较简单,其中有3条基本酶谱带.根据品质评定结果,筛选出21份优质资源可供生产或育种利用.
对云南茶树资源主要性状系统鉴定的结果表明:茶树1芽3叶开展日期与有效积温呈显着相关性;形态特征从乔木到灌木都呈有规律的变化;抗寒性强弱和氨基酸含量与叶片栅栏组织厚/海棉组织厚之值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云南茶树的酯酶同工酶(EST)谱带较简单,其中有3条基本酶谱带.根据品质评定结果,筛选出21份优质资源可供生产或育种利用.
1998, 13(4): 392-396.
摘要:
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烟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种苗的最佳途径,对组培过程中激素的组成和数量对种苗的生长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K326、红大、G-28这3种烟草的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在MS+6-BA 0.3+IBA 0.05的培养基上,芽的萌发势较好,继代增殖在MS+6-BA 3+IBA 0.2的培养基上经35d的振动液体培养,每芽可增殖近50个幼芽,增殖芽在1/2MS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0d,能长成健壮完整的植株,本试验还进行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简化培养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烟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种苗的最佳途径,对组培过程中激素的组成和数量对种苗的生长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K326、红大、G-28这3种烟草的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在MS+6-BA 0.3+IBA 0.05的培养基上,芽的萌发势较好,继代增殖在MS+6-BA 3+IBA 0.2的培养基上经35d的振动液体培养,每芽可增殖近50个幼芽,增殖芽在1/2MS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0d,能长成健壮完整的植株,本试验还进行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简化培养方面的研究.
1998, 13(4): 397-400.
摘要:
橡胶树无性系乳管列数、密度(个)和口径3个要素是衡量无性系产胶量的重要依据.乳管3个要素或2个要素的值比另一无性系的值高者,产胶量高,反之则低.高产无性系的乳胶管列数增幅大,低产无性系增幅小.无性系各分枝间乳管3要素的值差异小,各分枝均可取枝条嫁接繁殖.高产实生树各分枝之间,乳管3要素的值差异大,应选取乳管3要素的值高的分枝嫁接繁殖,才能获得高产的个体群.
橡胶树无性系乳管列数、密度(个)和口径3个要素是衡量无性系产胶量的重要依据.乳管3个要素或2个要素的值比另一无性系的值高者,产胶量高,反之则低.高产无性系的乳胶管列数增幅大,低产无性系增幅小.无性系各分枝间乳管3要素的值差异小,各分枝均可取枝条嫁接繁殖.高产实生树各分枝之间,乳管3要素的值差异大,应选取乳管3要素的值高的分枝嫁接繁殖,才能获得高产的个体群.
1998, 13(4): 401-406.
摘要:
采用组织学、电镜方法对云南主要地方牛种大额牛、云南瘤牛、中甸牦牛、迪庆黄牛和中甸犏牛的肌纤维特性作了系统研究.5个牛种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m)分别为57.481.15,109.451.84,100.386.25,90.385.31和97.359.62;肌纤维密度(根/mm2)分别为201.542.66,115.454.04,106.3010.10,90.385.31和92.359.62;肌束内纤维数(根)分别为73.238.90,34.328.77,36.328.30,47.628.90和40.408.79.肌节长度(m)以大额牛公牛最长(1.706 5),云南瘤牛去势公牛居中(1.467 0),云南瘤牛公牛最短(1.205 0).
采用组织学、电镜方法对云南主要地方牛种大额牛、云南瘤牛、中甸牦牛、迪庆黄牛和中甸犏牛的肌纤维特性作了系统研究.5个牛种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m)分别为57.481.15,109.451.84,100.386.25,90.385.31和97.359.62;肌纤维密度(根/mm2)分别为201.542.66,115.454.04,106.3010.10,90.385.31和92.359.62;肌束内纤维数(根)分别为73.238.90,34.328.77,36.328.30,47.628.90和40.408.79.肌节长度(m)以大额牛公牛最长(1.706 5),云南瘤牛去势公牛居中(1.467 0),云南瘤牛公牛最短(1.205 0).
1998, 13(4): 407-410.
摘要:
分析了东方蜜蜂发生采集行为的基本条件,研究了采集粉蜜的同一性,并初步测定了采集范围.结果表明:东方蜜蜂具有调整蜂群结构以最大生态效率来利用自然资源的特性.
分析了东方蜜蜂发生采集行为的基本条件,研究了采集粉蜜的同一性,并初步测定了采集范围.结果表明:东方蜜蜂具有调整蜂群结构以最大生态效率来利用自然资源的特性.
1998, 13(4): 411-414.
摘要:
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测定大小2种规格草鱼对禾本科(Gramineae)和豆科(Leguminosae)的32种牧草每日的最大摄食量,以确定其对32种牧草的嗜好性.结果表明二者对其中的大多数牧草有共同嗜好性,它们都喜食禾本科(Gramineae)牧草,其中最喜食匍匐剪股颖,而对落花生叶等10种豆科(Leguminosae)牧草均不摄食,对紫羊茅等6种牧草二者的嗜好程度有差异.
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测定大小2种规格草鱼对禾本科(Gramineae)和豆科(Leguminosae)的32种牧草每日的最大摄食量,以确定其对32种牧草的嗜好性.结果表明二者对其中的大多数牧草有共同嗜好性,它们都喜食禾本科(Gramineae)牧草,其中最喜食匍匐剪股颖,而对落花生叶等10种豆科(Leguminosae)牧草均不摄食,对紫羊茅等6种牧草二者的嗜好程度有差异.
1998, 13(4): 415-420.
摘要:
分析了节距制同步带轮齿形的特点,推导出齿形及滚刀的设计方法及计算公式.
分析了节距制同步带轮齿形的特点,推导出齿形及滚刀的设计方法及计算公式.
1998, 13(4): 421-427.
摘要:
合理使用农用化学制品如化肥、农药、食物添加剂等,对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有良好的作用.然而,使用不当也会对作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后果.本文就主要农用化学制品对农作物尤其是人体健康产生的负效应以及如何减少这些危害的问题作一简要评述.
合理使用农用化学制品如化肥、农药、食物添加剂等,对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有良好的作用.然而,使用不当也会对作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后果.本文就主要农用化学制品对农作物尤其是人体健康产生的负效应以及如何减少这些危害的问题作一简要评述.
1998, 13(4): 428-432.
摘要: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4~1993年10年间云南农业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所做论文的引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3篇论文的总引文量为2436篇,平均引文量为45.96篇,其中,中文占总引文量的54.64%,外文占45.36%.在引文中,期刊利用率最高,依次为图书、特种文献.引文量理论分布呈偏态.80年代的中、外文文献是论文写作的情报源,在年代分布上,外文文献衰减速度明显缓于中文文献.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4~1993年10年间云南农业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所做论文的引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3篇论文的总引文量为2436篇,平均引文量为45.96篇,其中,中文占总引文量的54.64%,外文占45.36%.在引文中,期刊利用率最高,依次为图书、特种文献.引文量理论分布呈偏态.80年代的中、外文文献是论文写作的情报源,在年代分布上,外文文献衰减速度明显缓于中文文献.
1998, 13(4): 433-437.
摘要: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云南农业大学1996~1997年度横向科研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问题,寻找对策.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云南农业大学1996~1997年度横向科研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问题,寻找对策.